被子垂詢的英國公,是個年近七旬,卻依然精神矍鑠,滿麵紅光的老人。他,就是在如今大明朝廷裏和楊溥地位相當,位列武官勳貴之首的張輔。

    張輔,字文弼,河南祥福人,是大明朝少有的文武雙全的能臣,其父張玉,當初乃是永樂帝朱棣身邊倚為左膀右臂的勇猛戰將。不過在河間之戰裏,他因為救身陷敵圍的朱棣心切而戰死沙場。因此,靖難成功之後,被當上子的永樂帝追封榮國公,洪熙年後,又被加封為河間王。

    而作為張玉的兒子,張輔的能力並不比乃父稍遜,甚至在某種意義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但在靖難之役裏表現出眾,立功被封為侯,在隨後平定安南的戰役裏更是立下滅國之功,並改其國號為交趾,由是,被大喜之下的朱棣加封為英國公。

    可以,張輔所擁有的一切大部分都是靠著自己的能力打下來的,比起平常的那些官二代們不知要強到哪裏去了。在曆經四朝之後,如今年近古稀的英國公更早成為了鎮國之寶,與楊溥一文一武,交相輝映。

    而更難得的是,張輔雖然立功無數,地位顯赫,卻並未恃寵而驕,甚至平日裏顯得越發的低調。門中子弟少有外出惹是生非的不,就是在朝堂上,他也一向不怎麽發表自己的看法,把舞台讓給了後麵的年輕人。如此,就愈發得到了幾任子和滿朝官員的敬重。

    正是因為朝中尚有這等德高望重的官員鎮著,才有如今大明的盛世氣象。隻不過誰也不會知道,在那場錯誤的風暴之後,張輔、楊溥這樣的老臣就將全數隕落,到那時,大明就隻能靠一個於謙做那擎之柱了。

    在感覺已被陸縝服的情況下,朱祁鎮隻有向自己最信任的人求助,論起兵事來,這朝會上如此多人,最讓他感到放心信任的,唯有一直都閉口不言,看著毫無存在感的英國公張輔了。

    在子問到自己後,張輔本來微眯的眼睛裏射出兩到精芒來,隻在陸縝的臉上一掃,便叫他心中暗凜,感到了一陣強大的壓力迫了過來。這種壓力,就是高高在上的子都散發不出來。

    看了陸縝一眼後,張輔又低下了頭來,先走出來施禮參見,這才斟酌地緩聲道:“陛下,老臣近些年雖久不理軍務,但這位陸縣令所提到的一些東西聽著還是頗有道理的。尤其是他所提到的對蒙人的策略,確是老成謀國之言。”

    此話一出,不少人麵露驚訝之色。張輔在朝上很少話,更少的是誇獎某人。而今日,他居然給了這麽個縣令以這麽高的評價,實在太讓人難以相信了。

    似乎是發現了眾人的驚疑,張輔又解釋了一番:“當初微臣領兵討伐交趾,那也是曆經數年,幾番大戰下來才得以盡此全功。相比交趾,草原上的蒙人可就要難對付得多了,所以朝廷花上十年,甚至數十年時間來慢慢吞沒他們並不是什麽異想開,聳人聽聞的策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