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說話了,看著窗外飄飛的雪花,雪越下越大了,今冬的第一場雪就是大雪。

    老黎也不說話了,靜靜地邊品茶邊看著窗外,似乎也在想著什麽。

    室內很安靜,小姑娘不時給我們倒茶。

    半晌,我看著窗外,說了一句:“三水集團的老板在我們隔壁。”

    “哦。”老黎應了一聲。

    “和客戶喝茶談業務的。”我又說了一句。

    “嗯。”老黎又應了一聲,似乎沒覺得有什麽大驚小怪的。

    我轉頭看了下老黎,老黎的表情淡淡的。

    “你似乎對這個不大感興趣。”我說。

    “你要我怎麽感興趣?”老黎瞟了我一眼,又看著窗外。

    我覺得有些沒趣,說:“不要你怎麽感興趣。”

    “你和這個三水集團的訂報業務搞的怎麽樣了?”老黎說。

    “正在進行時。他們氣魄挺大,我給了他們一個方案,他們看了後開口就是10萬份報紙。”我說。

    “確實挺有氣魄。”老黎說:“恐怕他們也不會白征訂那麽多報紙吧,天下從來沒有免費的午餐。生意人,不會不考慮自己的利益的。”

    “你還真說對了。”我說:“除了我給他們分析的各種經濟和社會效益,他們還提出了一係列廣告、發行和新聞回報條件,提出的要求和他們的現實利益緊密相關,絲絲相扣。”

    “你怎麽看他們的條件?”老黎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

    “合情合理。付出就要有回報,既然是合作,大家必須都要有收獲,不然,怎麽能說是雙贏。”我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覺得他們是個十分精明的生意人。”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可以把這個合作當做媒企合作的典範。媒體和企業結成戰略合作夥伴,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共同進步,不是很好嘛?”老黎看著我。

    “媒企戰略合作。這個提法不錯。”我點點頭:“我想三水集團或許是這麽想的,隻不過。這個合作,在我們集團內部似乎並沒有得到熱烈的回應,我們集團的領導高層或者說最高領導似乎並沒有意識到媒企合作的長遠戰略意義。”

    “怎麽了?”老黎說。

    “這個合作事宜,在發行公司,得到了秋桐老總的大力支持,在集團領導層,也得到了分管經營的總裁的大力支持,但是,在主持工作的總編輯那裏,卻遇到了障礙。這個不懂經營缺乏戰略眼光隻懂辦報紙的書呆子,看不透其中的重要利益和意義,提出了不同的見解和看法。”我歎了口氣:“報告一路綠燈,最後停在他那裏了。他是主持集團工作的領導,他不簽字批準,這個項目就等於黃了。”

    “哦,你說的這個總編輯,是不是就是前幾天差點被放倒的那位啊?”老黎說。

    “正是此人!”我說。

    “他到底最後被放倒了沒有?”老黎說。

    “沒有,起死回生了,也不知道是哪位高人拉了他一把。”我說:“他一點事都沒有了,還是照舊做他的總編輯,還是照舊主持集團的工作。”

    “哦。是嗎?那看來他是夠幸運的。竟然沒事了。”老黎似笑非笑地說:“那是什麽高人幫了他呢?”

    “什麽高人?我怎麽會知道。”我看了一眼老黎:“不過不管是哪位高人,反正不是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