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東凱怒氣未消,邊抽煙邊大致說了下今天上午的基本情況。

    我用第三者的角度還原了下,事情的過程原來是這樣的:

    早上一上班,孫東凱就被叫到董事長辦公室,他進去的時候,集團紀委書記已經在了。落座後,董事長遞給孫東凱一封信:“老孫啊,你看看,這是我今天早上剛進辦公室看到的。”

    孫東凱展開信的內容一看,有些意外:“哦。是檢舉揭發上訪信,發行公司的發行員集體告發秋桐總經理。這麽多人的簽名啊。”

    “是的。”董事長點點頭:“我數了下,50個發行員的簽名,這屬於集體上訪,檢舉秋桐在經濟和工作作風上存在的問題,這事不可忽視,市委剛傳達完關於遏製群體上訪的文件,要求絕對不允許出現集體上訪事件,各級各有關單位要把上訪的苗頭扼殺的搖籃裏,消滅在萌芽裏,問題不出單位就要解決好。

    如果這次事情我們集團內部不處理好,很可能會造成大規模群眾上訪事件,到時候,要是發行員集體到市委門口上訪,那我們的責任就大了,工作就被動了。所以,這件事,我想,必須要快速高效進行處理,要立刻啟動調查程序,爭取最快的時間將事情查清,給發行員一個圓滿答複。”

    董事長講得有板有眼,煞有其事,像真的一樣。

    孫東凱臉色嚴肅:“嗯。怎麽處理,請董事長明示。”

    董事長說:“我把你和紀委書記叫來,就是為了這事,想和你們商議下。”

    “嗨——這事你是黨委書記,你說了算啊,我們自然是要聽你的了。”孫東凱說:“這事的發生,我心裏很壓抑,我是分管經營的負責人,我的管轄範圍內出現了這樣的事情,我也責無旁貸,我也是有責任的,所以,這事如何處理,我聽你的,聽黨的,你指哪我就打哪。”

    紀委書記在黨委高層內部其實就是個花架子,也是要聽從黨的指揮的,他不過是個副處級,現在孫東凱都這麽表態了,他自然也忙附和著。

    董事長於是就不謙讓了,說:“我考慮下了,事情這樣辦。我把這封信簽批給紀委,紀委書記牽頭,紀委、人事、黨辦、經管辦四個部門的人員組成聯合調查組,負責對此事的處理,同時,因為此事牽扯到經營係統,為了調查工作的方便,孫總也參與此事的處理,全程靠上。”

    董事長這話講得很有技術,一開始說讓將信簽批給紀委,讓紀委書記牽頭組織調查組,這符合紀律調查處理的程序,很正確,顯示了黨委書記對紀委工作和紀委書記本人的尊重。

    但是,接著,董事長又找了個合適的理由,讓孫東凱參與調查,孫東凱是集團黨委副書記,集團總經理,不論黨內職務還是行政級別都在紀委書記之上,他一旦參與,自然是要主導調查組了,一切都要聽他的了。

    顯然,董事長如此安排,是別具深意的,個中緣由,紀委書記未必能知道,但是,董事長心裏非常清楚,而孫東凱心裏也未必不明白,隻是兩人都裝逼而已。

    董事長的話其實正中孫東凱的心意,他最希望的就是能全局掌控此事的發展,現在董事長正按照他的計劃,一步步走進他精心設置的圈套,如此說來,董事長和孫東凱都似乎滿意這個安排,都似乎合乎自己的心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