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後補充:“大家在采訪和寫稿的時候,可以互相交流,多借鑒,同時,多看中央和省級報紙的地方版,看那些稿件的角度是如何選取的……自己把握不住的,隨時都可以給我或者陳主任交流……

    “外宣的稿子,不在於長度,而在於精致,我們提倡寫短小精悍的新聞稿件,把握事件的精髓,長篇大論,洋洋灑灑,第一沒人會看,第二大報的版麵都很緊張,不可能給你發那麽多,而且,大報的編輯也不見得會給你精心刪改,一看這麽多,煩了就給扔到紙簍裏去了……”

    大家聽了,輕笑起來,都點頭。

    “部室內部,我們強調團結協作,同心協力,對外,大家要同其他同事搞好關係,團結友愛,謙虛待人,對老同誌老編輯,要尊敬,對新來的同事,要幫助愛護,對一些部室和同事不好的工作作風和習慣,不參與,不模仿,不跟從,保持我們新聞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樹立我們新聞部的良好形象……”我繼續說。

    最近我有耳聞,某些編輯室的主任和編輯,特別是一些老資格的,上班時間湊在一起,找一間帶裏間的辦公室,關上門打撲克,有時人手不夠,就到別的辦公室去抓人。

    同時,還有一些編輯甚至編輯室的主任,甚至某一位副總編,一旦聽說那裏有開業的,或者慶典的,就拉幫結夥一起去“趕喜”,打著記者采訪的名義,領取紀念品,往往一個請柬去好幾個人。這事我聽別的新聞單位的人說過,也聽被采訪單位的人說起,人家說起的時候,雖然當著我的麵不會怎麽指責,但是臉上都露出鄙夷的神色。往往這時候我就無地自容,替我的同事丟臉,丟人到家了,丟的何止是他自己的人,更是報社的人。

    當然,這些事,我不能多說什麽,我沒有資格去管束他們,但是,我絕對不能新聞部的人參與這些,形成這種壞風氣。

    開完會,我和陳靜回到辦公室,陳靜衝我笑:“老大,今天的會開的很及時,很好,很有必要……特別是你說的最後那幾句話,切中了報社目前某些人要害……”

    “怎麽?你也知道?”我看著陳靜。

    “豈止知道,我還親自看到了呢……”陳靜說:“國慶前夕,一家外資公司開業,給新聞部發了請柬,我自己去了,到了登記處,一看,報社已經有人來登記了,而且還不少,4個……你猜,都是誰?”

    “是誰?”我看著陳靜。

    “我們的那位這個月值班的副總編啊,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子去趕喜的,還有駕駛員,登記處都登記的是記者……”陳靜捂著嘴巴笑:“我一抬頭,接著就看見了我們的老總正帶著他兩個上高中的兒子還有駕駛員正在排隊領取紀念品呢……我當時感覺真丟人啊,無顏再參加了,直接就跑回來了,後來那開業的新聞老總安排發了個簡訊,估計是他親自寫的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