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門進園,我和柳月走不遠,大水法殘體便漸漸向我推進,把我從圖片的模糊印記中拉入實在。橫躺豎臥著的,雕刻著飛龍舞鳳的殘石中,幾根殘破的石柱兀立在蒼涼空曠的廢墟之上。

    我呆呆站立在秋日的殘陽裏,麵對趙曆史的恥辱柱靜默著,那殘破的沉重立刻重重的壓在我的心頭。憑吊圓明園,憑吊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一種悲愴,一種莊重塞在我的胸腔和喉嚨之間,使我喘不上氣來。

    站在曆史的天空,我仿佛看見,一輪曉月向天邊淡去。孤懸的大樹,在凜冽的風中,沉澱著灰色的天光。圓明園不曾消逝,惟有那場百年前的大火,依然灼傷著我們民族一個時代的悲哀。雕花的石柱,依然折斷我們沉重的腳步……

    望一眼這陰霾的朝代,依然連綿著落葉和悲情的雨聲。曠野沙沙,這是一片震天撼地的大火,如血色的落日,步入我的內心,我的天空落滿塵埃,我用滴血的手指,點燃最初的文明;我用瘡痍的苦艾,掩埋大地最後的憂傷。

    我來到了圓明園,我在潦草的對視中,心情沉重如鐵。我已無法抽身離去,我已深入得太久太久。我知道:我必須站在傷口的前沿,深藏這永不磨滅的恥辱,在曾經的殘垣上,堆積我的骨血,重新在那場大火中永生,重新在那場大火中,看清我們民族永遠前進的方向。

    沒有來之前,盡管我有比較充分的心理準備,但我真的來到園中時,卻仍覺得難以承受眼前這種強烈的心靈震撼。不管是那一根根屹立在狼籍中的石柱子,已失去左耳右腮的石獅子,還是那一棵棵顫抖的小草,那一痕痕斷丘殘嶺,都在用它們傷痕累累的身軀撞擊著我的心。

    圓明園,這就是你嗎,這就是那個曾經令億萬人矚目和傾倒的你嗎?

    行走在圓明園的脊梁上,麵對這樣的圓明園,我的心也墜落,荒涼沒有止境地蔓延,我根本來不及感受一個高度真實圓明園的時候,就已經亂了步伐,亂了方寸。

    彌漫周身的是一種靈魂被撕裂的感覺,一種心靈被掏空的感覺。透過眼前的殘垣斷壁和有限的恢複性建築,我仿佛聽到曆史的哭泣和呐喊;依稀看到每一把泥土中滲透著的滄桑,每一塊石頭凝聚著的悲憤,每一個眼神彌漫著的頑強……

    曾經展示著一園夢幻般的美景,曾經綻放著一個頑強的生命,曾經勾勒出了一個別樣的天空。

    可我的眼前卻多數是一灣灣近乎幹涸的池塘,幾孔瘦硬殘缺的石橋。橫七豎八地淩亂分布著的,是沒有章法的土丘。

    我呆呆地矗立著,發怔。

    柳月默默地站在我的身旁,不做聲。

    離開圓明園,回去的路上,柳月說了一句:“是個男人,就應該來看看圓明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