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附和道:“是啊是啊,切磋切磋而已。”我望著這位神秘的黃師父,心想:他對我父母還挺尊重的呢!

    黃師父說完,衝我一使眼色,便朝偏房走去。

    我緊跟其後,用袖子擦了擦汗,心裏暗想如果不是父母出現,說不定我挨的打更多。

    進了偏房,黃師父已經開始拿著杯子喝水,他目不斜視地道:“趙龍,你知不知道你現在的功夫欠缺在哪裏?”

    我走近,站到黃師父旁邊,搖頭道:“不知道。還望黃師父指點。”

    黃師父道:“看的出來,你的拳腳裏有李小龍先生的連環拳和連環腳的影子,還有詠春拳的影子,你出拳的速度和力度都還不錯,身體重心保持的也比較好。但是你現在最大的欠缺就是在搏鬥過程中還不夠‘巧’,就是說巧勁兒還沒充分發揮出來。這個巧字應該巧在哪兒呢,就是說可以四兩撥千斤的那種感覺,詠春拳裏說:‘一力勝十會,一巧破千斤。’這是對力量作用的精辟概括,也是對巧勁兒方麵的精要描述。對於搏擊而言,力量的大小,隻是決定敵我雙方勝負的某一個因素,能不能將自身的力量巧妙地發揮出來,做到以巧取勝,卻是一種很高深的學問。你現在雖然也學了不少李小龍先生的功夫,但是說實話,隻是皮毛,沒有人指點,你隻能領略其中二三成的精髓。”

    我聽的入了神,更是對黃師父刮目相看。

    他對武學搏擊方麵的了解,已經大大超過了我的想象。

    待黃師父講完,我追問了一句:“那麽黃師父,怎樣才能將巧勁兒發揮出最大效應呢?”

    其實在平時的練功或者對打當中,我有很多時候確實有一種無法盡興的感覺。也就是說,自己明明力量比較充沛,但是卻無法全部發揮出來,隻能發揮出半數或者七八成的樣子。還有一個搏擊中的‘巧’字,我曾經花費了很多精力去研究去體會,但是收獲卻不甚明顯,我始終無法將那種‘四兩撥千斤’的內涵掌握透徹。

    黃師父站了起來,擺出一副凝重的模樣,道:“現在我能說的就是這些,因為你還不是我的徒弟,我也不是你的師父。”

    我臉色一變,心想這老頭怎麽這樣啊!說什麽話說半截。

    但是我馬上意識到了什麽:難道他是想讓我拜他為師?

    說句實話,我對社會上的拜師禮節什麽的都幾乎一竅不通,我的功夫基本上都是在特衛隊強訓時學成了,入伍之前我雖然也學了不少,但幾乎都是東拚西湊,再加上自學。我根本沒有正兒八經地拜過師學過藝。

    但此時,我也顧不上三七二十一了,既然黃師父是由局長費了很大心思才請過來指導我的高人,我還有什麽好猶豫的呢?

    於是,我模仿著電視裏的拜師鏡頭,麵向黃師父雙膝跪地,叩首道:“師父在上,請受徒弟一拜!”說這句話的時候,我的臉上在淌汗,天曉得這句拜師詞有多麽俗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