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規劃局又正式公布了廣州至番禺的全新快速路規劃——新光快速路,並在2003年下半年開始動工。此消息一出,又使華南板塊受益不小。在汽車開始大規模進入普通家庭的前提下,新光快速路的出現,無疑掃清了諸多有意在華南板塊買樓,卻又擔心未來道路交通跟不上汽車增長的買家的顧慮,再次提升了華南板塊樓盤的市場競爭力與關注度。除此之外,萬眾矚目的大學城和南沙開發區,也帶動了相鄰的華南板塊的關注度。

    無論如何,在大盤名盤匯集的華南板塊,李嘉誠的加入將使該區域的房地產市場更是如虎添翼,風生水起。

    為了推出“珊瑚灣畔”,搶奪廣州豪宅市場,和黃做足了準備工夫。2003年10月間,和黃地產集團邀請廣州各界媒體30多位樓市記者光臨東莞厚街風景宜人的環崗湖畔,鑒賞其悉心打造的北美式豪華高爾夫湖畔別墅“倚湖名居”,參觀獨具歐美風情的豪華示範別墅,領略國際錦標級的高爾夫球場氣魄。

    “倚湖名居”的售價每平方米已超過10000元。和黃一直致力於發展大型的高素質的地產項目,在內地的房地產項目已達20多個,“倚湖名居”隻是和黃在內地房地產業布下的一粒棋子而已。

    和黃之意不在“倚湖名居”,而在“珊瑚灣畔”。

    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在東莞建造並引起轟動的海逸豪庭為其第一代別墅,融會北美最新豪宅建設理念的“倚湖名居”是第二代別墅;而在廣州興建的豪宅旗艦項目“珊瑚灣畔”是第三代別墅,將建設成為廣州乃至中國新一代豪華住宅的典範,全麵提升了“珊瑚灣畔”的開發理念和建築產品。

    “珊瑚灣畔”在2004年5月的“五一”黃金周閃亮登場,包括60多棟麵積在280平方米至600平方米之間的獨立別墅,及200多套麵積在230平方米至280平方米之間的疊加式別墅。

    這期間,該樓盤參加了在廣州體育館舉行的“第二屆廣州汽車嘉年華”,現場除設展位詳細介紹樓盤項目,還設專車接載客人,當仁不讓地在別人的地頭上拉客參觀其全新示範別墅。人氣旺盛之下,“珊瑚灣畔”使出了臨江別墅封盤提價的招數。

    “珊瑚灣畔”的銷售負責人透露,最受客戶歡迎的部分臨江豪華尊貴別墅由於貨量稀缺,認購反應熱烈,在很大程度上推動“珊瑚灣畔”的價格不斷走高。

    從銷售現場的客戶反映顯示,“珊瑚灣畔”之所以受到眾多豪宅客戶的青睞,除了發展商的實力與品牌效應外,“珊瑚灣畔”獨特的江景地理優勢與創新設計,使其成為新一輪豪宅客戶換樓的首選。李嘉誠大手筆出擊廣州樓市,氣勢非凡,大大地露了一臉。

    在廣州,李嘉誠還把觸手伸向了玩具業,出資9億元打造黃埔玩具城。

    2004年年初,廣州國際玩具城才奠基,李嘉誠7月份就拍板入股,由其旗下的香港長江實業、和記黃埔聯合廣州國際玩具中心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廣州國際玩具城有限公司,總投資15億元人民幣;長江實業、和記黃埔各注資45億元,各占有30%的股份,合共占6成股份,以控股形式共同投資運營建設。

    玩具城全麵交付使用後,成為世界最大的玩具禮品商流中心。2004年8月,“中國(上海)第八屆國際玩具展暨上海第三十九屆玩具博覽會”在上海國際展覽中心開幕,廣州國際玩具禮品城包了3個展位,首次向上海觀眾亮相。

    據袁添鴻介紹,這個總體投資達到15億元的項目,在其完全出售之後將贏得15億元的利潤;“長和”入股廣州國際玩具城後,借著場內每年百億元的玩具禮品批銷額,將有力拉動“長和”在廣州的物流及商業項目發展,這背後是一幅中國“玩具業龍頭”的宏圖。

    2007年12月,李嘉誠決定投資Facebook。根據其融資計劃測算的估值高達150億美元,而且被Facebook不斷增長的用戶群及其在移動領域的業務前景所吸引,李嘉誠很快就同意投資12億美元買下Facebook的08%股份;並在此之後,考慮到Facebook上市後的市值勢必突破1000億美元,他又追加了投資。

    對Facebook的投資,隻不過是李嘉誠在高科技領域一係列回報豐厚的投資中最突出的一個例子。維港投資曾經在2005年投資過Skype,後來這家虧損的公司被電子港灣以25億美元收購。他還向Siri投資過750萬美元,一年後的2010年,這家公司被蘋果公司收購。他還投資了音樂網站、眾包汽車導航服務公司和防水技術公司。

    據說,李嘉誠寄望於大兒子李澤钜。他說:“從他小時候起,我就一直在以身作則,教育他如何成為一名領袖。”作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企業帝國締造者之一,李嘉誠不斷向世界各地的新領域拓展生意。

    2010年,他旗下的長江基建進行了自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一宗收購,以9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英國電網公司,後者向英國約800萬人口供應電力。不到一年後,他又收購了諾森伯蘭水務公司。這家公司向英格蘭的450萬居民提供清潔飲用水,另外還為270萬人處理汙水。作為歐洲最大的移動運營商之一,他旗下的和記黃埔在2月份斥資17億美元收購了奧地利第三大移動通信公司。

    作為香港地產巨頭,李嘉誠在北京的發展卻不盡如人意。坐落在長安街上的東方廣場一度被業內人士批評為“一項失敗的投資”;位於東四環、東五環之間號稱“CBD後花園”的東壩項目意向協議至今仍然沒眉目,甚至有傳聞說,和黃地產已經在該項目中“出局”了。

    但是,這種局麵在2004年似乎有轉機:東方廣場在清退小租戶後,租金大幅上調。而“春天”的投資方也爆出有長江實業資金背景,而且一期投資計劃就要達到20億元。在這個建築麵積達600萬平方米的項目中,長實與和黃共占了1/3的股權,其他合作夥伴中包括了中國銀行、中國保險等實力派。

    東方廣場1993年動工,至2003年才最後真正完工,比原計劃推遲了兩年。一個未經證實的消息稱,原因是為了符合北京市的規劃要求,東方廣場不得不修改設計,將整個建築高度降低了30%,分建成11座不相連建築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