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妙。”司馬衷喜道:“我就喜歡這種平衡的狀態。”16

    這幫人突然獲得兵權,簡直如魚得水。

    那張漢山、洪冥善,哪個不是經驗豐富戰功赫赫,可是他們一來到梁軍的軍營,就是一皺眉。

    心道:“這是一群什麽兵?傳說中的廢兵,也不過如此了。”

    “不行,這樣的兵根本不可能帶去打仗,否則就是浪費糧食,給敵軍送去人頭戰功。”張漢山道:“這次皇帝陛下恩施再造,張某必鞠躬盡瘁,這些兵必須重新選拔、訓練,才能走上戰場,否則不如不戰。”

    洪冥善想了想,道:“漢山啊,我看你還是少提些意見吧。咱們都是什麽身份,你心裏要有數。你以為軍權真的掌握在我們的手中?我們隻不過是給人賣命打打短工罷了。等戰爭結束,咱們該幹什麽幹什麽去,輪不到我們掌權的。現在哪有時間讓你去訓練,既然讓我們來,就這一堆一塊,你能用也得用,不能用也得用。用好了,是晉朝國祚興旺使然,用不好,就是你我的罪過。”

    唐延嘿嘿一笑道:“你們不要用梁朝的戰爭頭腦來考慮晉朝的兵。晉朝跟梁朝最大的不同就是有錢、人多。糧食足夠你們吃,裝備足夠你們用,人頭足夠你們浪費。可不像以前,梁朝部隊窮得叮當響,當將軍的整日精打細算。”

    老皇帝司馬衷把這一百萬人分成了四份,張漢山、洪冥善、唐延各帶二十萬,剩餘四十萬統統保衛京城。

    除此之外,沿江還有十二萬駐防部隊和六萬戰敗兵,他們都是正規軍,經過整合,一起守衛長江沿線。

    那是絕對不會動的,否則老皇帝晚上睡不著覺。

    而張、洪、唐的部隊裏,安置了大量的皇室子弟和權臣子弟,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盯著這群降將,不至於倒戈。

    皇帝陛下讓三人盡快呈送作戰計劃,三人絞盡腦汁,縝密分析,周密策劃,果斷決定,最終確定計劃如下:

    張漢山帶本部二十萬向西,走嶽廷將軍的老路,支援嶽廷;

    洪冥善帶兵佯攻虎賁軍,唐延繞開虎賁軍沿江防線,迂回到虎賁軍背後,形成兩軍合圍之勢,就算不能吃掉虎賁軍,也要把他困在淮南。

    計劃書厚厚幾十頁,把各種能想到的情況都一一寫好對策,考慮周全,無孔可入,這把老皇帝看得興奮異常,高聲大讚:“這才是真將軍也!哈哈哈哈哈哈哈!”

    岩鬆陵道:“陛下,切莫高興得太早。我可聽說,張漢山對軍隊頗有微詞,還說這樣的部隊,很難打勝仗。”

    “嗯?”司馬衷老眼一瞪:“他張漢山是怎麽回事?到底能不能行?如果不行,趕緊撤下,換人!”

    “此時他已經帶兵通過荊州,支援嶽廷去了。”岩鬆陵道。

    “我管他到哪了,不行就撤下,休要亂我軍心!”司馬衷拍桌子道。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