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是。”小李子受教模樣連聲說。

    孔精忠往小李子兜裏塞了幾枚銀幣,沒說話快步追太後去了。

    小李子揉了揉臉,啐了一口痰,低著頭往回走。雖然挨了頓打,可他心中並無多少怨言。他能看出來老太監的用意。——如果這點兒心思都看不出來,也甭想給孔精忠這樣的老太監當爪牙。

    ——

    “你打算怎樣處理?”

    曹太後來找皇帝,先了解了一下情況,她沒直接說關於禦史大夫西門真森的事,而是問趙策打算如何對待這群貪官。

    “殺!”趙策依然很激動:“這幫混蛋東西,現在連年打仗,國庫空虛,百姓成倍納糧,苦不堪言。我聽說,有的地方百姓已經開始吃土了。那天,我私下嚐了一口觀音土,那物苦澀難咽,是人能吃的東西嗎?連狗都都不吃!”

    太後揮手,讓奴婢們都下去,她坐進椅子裏,不語。

    少年皇帝怒不可遏,揮袖道:“堪同毒藥,如何果腹?!”

    太後依然不語,麵色淡定看著頗顯狂躁的兒子,腦海中浮現出先帝容貌。

    趙策喊了一會,累了,坐下來端起茶杯:“關內道監察使黃忠信,上任五年貪汙七十萬兩(七億文),按《大梁律》,該千刀萬剮,滅三族!”

    太後終於說話了:“把他們都殺了,誰去當官?”

    “我派人去。我親自挑選。”

    “你選的人,就不貪了嗎?”

    “這個我也不能保證。不過最起碼剛殺了那麽多人,總能震懾一下他們。”

    “皇兒,你是九五至尊口含天憲,你做的決定,牽一發動全身,涉及廣泛,不可不小心行事。”太後拿起奏折看了看。

    不得不說,皇帝挑選的這個新任關內道禦史,果然是一個思維縝密的人,他把各個官員的各種罪狀,都羅列一清二楚,而且還給每一個官員,做出了貪汙年表。

    其用意不可謂不深刻,但是曹太後認為,皇帝趙策可能沒看懂禦史這樣做的目的。

    曹太後特別留意一下這個禦史的名字,叫毋斂寅,如果沒記錯的話,是去年殿試的二甲進士,這人年紀不大,家境貧寒,這種人剛一走入仕途,正是雄心勃勃,氣勢正盛,頗有剛正不阿之貌,用來當禦史言官,再合適不過了。

    不過,由於他這種人生於貧困之家,常年生活在社會最底層,極容易憤世嫉俗,產生仇富恨官心理,一旦得勢,必然報複,沒有多年優越生活考驗,恐怕看不清他的本性。

    這種人,有頭腦,有忠心,如果過得幾年,心性沒有太大變化,倒是可以收到身邊,量材而用。——這種人提拔得太快也不行,容易嬌慣出一些壞毛病來,而且還不容易看清本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