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那些士族怎麽想,在馬強和段英等人的眼裏,這次的祭祀還是極為成功的。

    馬刺史的部下打造出了一種會飛的鏵式犁的消息很快無翼而走,很多憂慮未來糧食的有識之士不由心中感歎,這樣的大難題居然會被這樣的方式解決,這個馬強還真的是不走尋常路。

    至於那些收到了寇憲開出的應有糧食庫存清單的人,則是一個個有苦不敢言,無論是未來鏵式犁可能帶來的巨大收益,還是跟著清單而來的甲士,都讓他們知道,現在交出糧食的士族才是好士族。

    不斷有車馬裝載著滿滿當當的糧草運到涿縣和薊縣,看著這些糧食,馬強的心頓時安定了下來。

    這還真的是有糧在手心不慌啊。

    而在這個時候,被馬強挑剩下的戰俘們,也到了各自應該到的地方。

    比如張豆的妹妹張葉,就來到了一個新建立的營地。

    這個營地位於昌平,靠著河水。

    張葉有些膽怯的看著麵前的健婦。

    這個空地有一百個婦人,後世西方有一句俗語,叫做一個女人等於五百隻鴨子,何況這裏有一百個婦人,雖然因為害怕不敢大聲吵鬧,但聲的嘀嘀咕咕卻是不停。

    “好了,都閉嘴!從今日起,我就是你們的頭!你們可以叫我丁大娘,也可以叫我丁頭,你們命好,遇到了我們營主,不光不會死,還會有好日子過。”

    張葉有些緊張的抓著衣角,在和張豆分開的時候,張豆就和她過,即使被充做營妓,也不要尋死,一定要等他救她出來。

    好日子...哪裏會有什麽好日子。

    “別不信,你們啊,也是命好,是個女兒身,營主不要你們去挖礦,讓你們去織布”

    雖然戰俘多,但去掉被挑選入伍的精壯後,其實能去挖礦的並不多。

    年紀太大的老嫗和老翁,被送到了後勤,負責燒飯、砍菜、洗衣的雜事。

    剩下的成年男子和健婦才能挖礦,還要考慮到男女有別,男子負責挖礦,女子負責洗礦和運輸,完全分開,洗礦和運輸雖然也累,但比起挖礦無疑好了太多。

    至於像張葉這樣十五歲以上,二十歲以下的少女,力氣不足,還愛哭哭啼啼,馬強想了想就讓這些人去擴大紡織廠了。

    《禮記》: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

    很多後世人都喜歡中國古人過於早婚,迫害女性,但實際上從周朝開始,人們就發現了女子早婚的危害,因此提倡女子過了二十再結婚。

    後來到了春秋戰國後,各國之間戰爭不斷,人口成為了統治者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因此不斷縮適婚年齡,甚至強製婚配,比如後來的晉朝,就有“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長吏配之。”的法律,等到了北周,幹脆再減到十三歲。

    要不是必須等女子發育後才能生育,這個年齡一定還會繼續往下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