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一邊想著,一邊來到城中販賣草鞋和草席,草鞋和草席這樣的東西其實大部分人都會做,根本賣不太動,賣了一日也沒幾個銅錢。

    劉備看著太陽漸漸西斜,收拾了一下準備離開,雖然得到不多,卻也足夠家中老母果腹了。

    “可歎我堂堂中山靖王之後,卻淪落到這個地步!盧師教我文才武藝,卻上不能報效國家,下不能贍養親族...這大漢...到底怎麽了?”

    劉備的父親其實都還有官位在身,可惜很早就過世了,這些年憑借父親留下的積蓄和親族的照顧,劉備不但安然長大,還有錢外出求學。

    可惜漢朝當官是察舉製,劉備不可能因為是盧植的學生就當官,因此隻能回到家鄉,但已經在洛陽見過世麵的劉備再也看不上家鄉耕作的生活了,一心希望有機會可以進入朝廷,上輔子,下安百姓。

    “快來看啊!有人在招流民呢!”

    “招流民?又是哪裏的大族?”

    “不知道啊,但這些流民也是可憐,能有人給他們一口飯吃也是修善積德了。”

    劉備聽著招呼聲,好奇的跟著人流往城外走,果然看到在城外搭起來了一個木台子,木台子上寫著招工兩個字,再一聽四周的人,這是招人去廣陽郡做工,而且是要簽三十年工約的。

    “這不是等於把自己賣了嗎?他們也願意?”邊上一個微胖的漢子不解的道。

    “現在能把自己賣個好人家也不錯,要是讓你去汝南袁家或者弘農楊家做事,你願不願意?”

    “那我自然是願意的,最好能把我兩個兒子也帶上。”那漢子哈哈笑了起來。

    “你倒是不傻。”

    劉備看到排隊登記的人都是穿著破爛的流民,不由問道“為何都是流民?”

    邊上有人回道“這家主人是個好心人,按理那些流民多日吃不飽,甚至還有的帶病,哪裏比得上我們這些農夫,可人家卻流民更加困難,這主家管吃管喝,招上了便算救了這些流民一命,故而先招這些流民。”

    “原來如此。”劉備撫須點了點頭,走出來看到這招工的不過才三個人,已經忙得有些手忙腳亂了,便出言拱手道“在下劉備劉玄德,粗通文墨,我看你家主人甚為心善,願助一臂之力,不知可否?”

    來這裏招工的是大鬆村鄧青等三人,按照計劃準備在涿郡招流民青壯,第一次開工的他們經常顧此失彼,看到劉備願意幫忙,還會寫字,大喜道“這可幫大忙了,我們人少,也不太會寫字。先生如不嫌棄,不如在此幫我等登記名冊,我按日給先生工錢。”

    “此乃仁義之事,何必錢!”劉備幹就幹,當下就開始幫忙登記了起來,看到這裏有人招收流民,涿縣縣令得知後也派了衙役前來幫忙維持秩序,畢竟城外的流民一直是不穩定因素,少了流民,他這個官也當得輕鬆一些。

    至於你為什麽他不出麵安置流民?嗬嗬,開玩笑,你給錢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