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周圍高出半指的橢圓形舞台正中央,樹立著一扇米多高,作用類似於屏風的湛藍色實心拱門。

    拱門表麵鑲嵌著無數硬幣大的繽紛彩燈,組成一張大笑著露出八顆牙齒的模糊人臉,

    笑臉正下方,是一張棕色的寬背辦公椅,前麵擺著張辦公桌。

    辦公桌左右兩邊,對稱的擺放著三張舒適米色單人沙發,和同色的多人麵包沙發。

    沙發正前方三五米外,六七組專業攝像機形成扇麵,將舞台半包圍著。

    ‘包圍圈’外是階梯似的現場觀眾席,足可以容納上百名的抽獎幸運兒,觀看現場直播的全過程。

    這裏就是‘秀’攝影棚,場麵很大,規格很高,隻是場景布置已經稍顯中古。

    作為這間攝影棚的絕對‘王者’,李站在攝影機群正中間的1號機位前,望著自己的‘領地’,臉上滿是陰鬱。

    這位拿過次‘海京金話筒’獎的娛樂主播,年紀剛過40,身材矮,五官平凡,卻生有一種難以描述的氣場。

    笑起來很有感染力,板著臉時,這種感染力卻會變成沉重的壓迫感。

    而現在站在李身邊的‘秀’導演劉波,就在親身體會著這種壓迫。

    一旁的攝影師、劇務、工勤人員明顯感覺到,恐怖的低氣壓正在形成,不約而同的悄然撤遠了幾步。

    劉波卻沒有這麽好的命,隻能憑著和李合作10幾年前練就的‘免疫力’,硬著頭皮道:“哥,雖然後勤部把重裝攝影棚的意見給否了。

    但趙部長,隻要上麵的預算放寬一點點,就優先考慮…”

    “老劉,你都多大了,還那麽幼稚。”李冷著臉打斷了劉波的話,“春節前剛剛編的預算,現在不給咱們重裝攝影棚,等到猴年馬月啊。

    他這就是推詞,騙鬼而已。

    的比唱的還好聽,其實不就是覺得咱們節目收視率下降,可能要被砍了,怕被高層罵,不敢加大投入了嗎。

    想當初我如日中的時候,後勤部那幫家夥,1年恨不得給咱們重裝8次攝影棚,狂吃回扣,現在卻這樣,真他媽孫子。”

    回憶往昔輝煌歲月,劉波心裏也不好受,歎了口氣道:“哥,其實你名氣還在,是我的腦跟不上形勢了。

    換個新人導演來不定…”

    “你什麽屁話呢,”李怒聲打斷了劉波的話,“從我出道主持第一個節目起咱們就合作,一直到今,什麽大風大浪沒經過。

    現在遇到點坎而已,你怎麽能熊了呢。

    放一百八十個心,隻好有我李在,一切沒有問題。

    他們不就是想要收視率嗎,我把收視率再提上去不就行了。

    徐作家,你過來一下,跟老劉一起去我那商量、商量。

    今晚咱們一定要打個翻身仗,把‘大動靜’搞出來。”

    訪談類的脫口秀,表麵看起來是幾個人聚在一起隨口聊,實際主持人提的問題,節目節奏的把握,來賓的回答,都是在一個預先設定好的大框架內。

    而這個框架就是由節目組的作家們來設計,他也是除了主持人和導演外,團隊中分量最重的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