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能夠一輩子按自己的性格而活是一件幸福的事,但是有些人在現實麵前不得不去轉變自己的性格去為別人而活,世間無奈人無奈事大都如此而已。

    “殿下如今能這樣說著實讓我這一無是處的老人家心裏好受不少,其實當年元帥也曾和我說過在玉陵城的日子。

    他曾經說過,如今的日子雖然讓他心裏不夠爽利但卻也沒有那麽壞,當年軍營之中有我們這些老兄弟,如今這楊府之中有他的妻兒,兩者都會讓他很安心。”

    老人笑著看著身旁的這位楊家二子眼神有些欣慰,他能想到若是楊王能夠聽到如今楊文鋒這番話怕是更會無怨無悔吧。

    對於老人寬慰的話楊文鋒不置可否,同時他的心裏更多的是多了一些暖意。

    “這些年我讓各位寒心了。”

    楊文鋒並未說什麽豪言壯語而是沒來由來了這麽一句話,聽到他的話老人先是一愣繼而搖頭。

    “寒心倒是不至於,起先我們這些老人是有些失望的,但是後來我倒是慢慢想開了很多。

    憑什麽我們楊家的後人便要繼續去做那不痛快的挑擔之人?憑什麽我們楊家之人不能去享受這太平盛世?這天下蒼生又憑什麽都要我楊家之人去考慮承受那麽多?”

    老人停下了腳步眼神有些悲涼,他的語氣說不出的憤懣。

    “如今看到殿下這個樣子我這老人家其實心裏並未那麽好受,也不知為什麽,原本心心念念想著殿下若是人中龍鳳該有多好,可是到頭來到了這一步卻真的高興不起來了。”

    老人的臉上露出一絲苦笑的神色,而楊文鋒則隻能輕輕過去拍了拍老人的肩膀示意老人不必如此。

    這種感覺其實他可以想得通的。

    這種心情大概和所有貧寒家中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子女因為家中貧寒太過懂事,過早地去幫家裏承擔了太多的擔子的那種心情差不多。

    一方麵欣慰孩子的懂事,另一方麵卻總覺得是因為自身沒有本事,做到不夠好才過早的讓子女承擔了太多,欣慰之中更多則是夾帶著愧疚。

    “您不必如此,比起你們來說我為這楊家做的真是太少了,那些年是我錯了,好在現在還並未太遲。”

    楊文鋒對著老人家深深行禮之後低聲道。

    “不敢,不敢,是我等有眼無珠誤會了殿下,如今的殿下怕是再無人能多說什麽了。”

    見到楊文鋒行禮身軀佝僂的老人連忙扶住楊文鋒擺手道。

    “其實你們並未看錯的,”楊文鋒輕輕歎了口氣。

    “什麽?”聽到楊文鋒的話老人臉上露出不解的神色。

    “沒什麽,我們走吧。”楊文鋒展顏一笑沒有再多解釋什麽。

    其實當初的楊文鋒紈絝度日一部分是韜光養晦不假,但是更多的則是一種“避世”之舉。他所做的不過是想要於此世之中逍遙度日而已,至於楊家如何他所慮甚少。

    如此說來他當年的紈絝很大程度其實是真的,那楊家這些老人也並未看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