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心結並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失,相反,偶爾還會因為各自的立場與心境不同而與日俱增,最終各自誰也難以釋懷。

    武家與楊家之間的恩怨便如同此間一般難解。

    楊文鋒很難相信當年的楊繼為何會在王妃辭世之後沒有孤身入這玉陵城之中與之清算,按照楊繼的性格本不該如此的,即便是有王妃最後的阻攔也不該這般才對。

    他猜到此中應該還有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欣秘在裏麵,或許原因隻有武皇與楊繼兩人知曉而已,這些楊文鋒都在無聊之時揣測過一二。

    或是為這天淵億萬百姓,亦或者是為這天下太平,又或者是其它的什麽。

    但這些都不是他楊文鋒的心安之所,更不是可以讓他釋懷之處。

    既然在這朝堂之上他們如今無法奈何他,那麽他又何必去與這些人虛與委蛇呢?

    他就是要讓他們惡心,就是要讓他們不舒心,亦如他們這些年對他們楊家一樣。

    楊文鋒在朝堂之上短暫的插曲雖在暗中掀起一些波瀾但至少在明麵上未有大的波動,之後武皇繼續點評了幾位二甲之中翹楚的那幾位士子,值得一提的便是著重提到了衛寅。

    “今科科舉,藩王子弟之中有楊王二子便極為罕見了,朕倒是沒想到朕的外甥也金榜題名,你這衛小子倒是讓朕大開眼界啊。”

    武皇衝著衛寅擺了擺手示意他上前說話。

    衛寅上前行禮之後特意看了一眼楊文鋒,而楊文鋒則是微微眨了眨眼示意鼓勵,武皇是武皇,衛寅是衛寅,他倒是不會因為兩者之間的關係而心有芥蒂。

    “謝陛下抬愛,能入殿試我也未曾想到,好在沒有丟臉,否則倒是要貽笑大方了。”

    衛寅拱手謙虛道,這個時候楊文鋒注意到衛寅曾有意無意看向太極殿群臣靠前的一個位置隨後眼神略顯黯淡。

    那個位置並非是朝臣所站位置,楊文鋒曾聽楊繼提起過太極殿之上藩王和皇親上朝時和群臣是有所區分的,而衛寅所看那個位置恐怕便是衛國公應該所站的位置吧。

    可惜,可惜的是即便是衛國公在會試放榜之中便應該知曉衛寅得以高中,但即便是如此今日殿試他依舊沒有出現在這朝堂之上,可見對於衛寅此次高中並未有多重視。

    楊文鋒暗自歎了口氣,恐怕對於衛寅來說即便是得到所有人的青眼相加依舊難以解開心中那個疙瘩吧。

    “朕聽長公主和衛國公曾提起過你幾次,總說你不學無術,如今看來倒是他們多心了。

    前朝曾禁止皇親和藩王子弟參與科舉,朕和博溫倒是覺得此法不妥,既是科舉自然是所有讀書人皆可參與,隻要是才學確可登榜,隻要不是徇私舞弊,皇親國戚與平民士子又有何差別呢?

    你今日倒是開了個好頭,隨後朕會和你的那些個兄弟姊妹說說你的事,讓他們也都像你好好學學,不說在我天淵科舉之中登科,能讓朕少費點心思也是好的啊。”

    更像是一家人的聊天一般,群臣對此倒是未有太大心懷不滿,畢竟衛寅確實也是武皇的親外甥,即便沒有科舉他在日後也是鐵板定釘的國公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