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楊文鋒而言,從之前莫名其妙頭頂出現的山嶽都最終的山崩以及之後的種種他都看在眼中,最終看到那兩道神魂從那兩位士子頭頂飄出之後他才大致明白眼前這是怎麽一回事。唯一遺憾的便是徐博溫早早就施展了隔絕天地的手段,所以楊文鋒能夠看到的也不過是一些細枝末節的片段罷了。

    比如開始的山嶽壓頂和山崩,再比如那一閃而逝的神魂,但是具體他們的談話和目的楊文鋒是不可能了解到的。

    當然,楊文鋒的提前清醒以及問心的失敗徐博溫自然知曉,所以在楊文鋒正在考慮之前發生的一切事宜以及看到周圍那些雙目呆滯人人皆麵對一位當朝太師的時候徐博溫本人已經悄無聲息來到了楊文鋒麵前。

    一位真身一位化身,兩尊徐博溫麵對著楊文鋒,三人麵對麵而立,周圍皆是迷惘之人。

    “其實我真的沒有想到,沒有想到楊繼的兒子竟然真的有朝一日會金榜題名,會來做一個讀書人。”看著楊文鋒徐博溫笑著開口。

    他記得當年他和楊繼的關係還很親密的時候,那個時候這個天下還是紛亂不堪,如同在一塊四分五裂的大餅一樣,每天都在分裂於占領,混亂的讓人提不起一點希望。當時的楊繼還不過是一位籍籍無名手下沒幾個兵馬的算不上將領的將領,而徐博溫也不過是一位碌碌無為的酸秀才罷了,天知道那個時候他們兩個怎麽會聊到一起。

    那個時候喝過酒之後他們就喜歡一起吹牛打屁,徐博溫聽得時候多一些,楊繼說的則更多一些。談論的話題更多的是一些展望未來的話題,畢竟那個時候的現在實在是沒有什麽可談的,除了死人死人再死人也就沒其它的可說了。

    再說,吹牛這種事隻能是未來未曾發生過得事,畢竟針對未來的吹牛誰也沒有證據去證明自己是在吹牛不是?換做拿過去和現在的事吹牛,一個不小心被揭發不等同於被當著麵打臉,那實在是麵子上有些說不通。

    戰國之時的楊繼還沒有讀過什麽書,更別提什麽懂得方略,至於後來那個文能治國的楊繼是之後他自身努力的成果和王妃的督促罷了,這一點徐博溫倒是挺佩服對方的。

    喝過酒之後自然少不了互相吵鬧,楊繼大老粗一個自然是混賬話一籮筐,而徐博溫是個讀書人自然不會學他,更多的時候則是運用一些典籍和書中的典故去嘲諷楊繼。那個時候的楊繼自然很多時候都聽不懂,甚至有時候還被徐博溫輕易騙過之後順著對方的話傻樂嗬。

    等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了解清楚再來找徐博溫算賬的時候對方早已經準備好另外的說辭,所以那個時候的楊繼和徐博溫做口舌之爭從來就沒有贏過。

    至於動手又拉不下那個臉,所以一來二去之下其實楊繼是挺鬱悶的。

    正因為如此,所以後來的楊繼喝酒之後再和徐博溫吵架,吵不過對方的時候最喜歡說的話便是以後一定要生個兒子讓兒子讀書,最好是能高中狀元,到時候氣不死一個僅僅是秀才的徐博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