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王朝之內可以互相連通交流聽起來或許並未有什麽了不起的,但是仔細想想則不盡然。

    在這之前,離玉陵最近的府衙若是要到玉陵來提交一年的奏表最快需要半月之久,最遠的烏藏州則最快需要半年之久,這之間耽誤的時間倒還好說,若是一些關乎危害社稷以及一些特殊急需審批的事情無法及時辦理便影響重大,可這又是極為無可奈何的事。

    曾因為此事延誤過很多大事,於是之前的很多朝堂都曾付出極大的代價去雇傭一些個江湖大宗師坐鎮一些比較重要的州府或者是軍機之地。

    遇到一些個比較重要的軍機要務或者是特殊大事那些個一州府的官場大佬就得花很大的代價去雇傭這些個可以禦風而行的江湖大宗師代為傳信,代價之大自然不必多說,關鍵還是這些個大宗師願不願意為他們走上這一遭。

    到了他們那個層次是否還會為了某些東西而供朝廷驅使就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正是因為如此其實窮其一國州府之中也不過有寥寥不超十指之數的人而已。

    至於納氣大三境之下的江湖中人雖然數量不算少但是效果卻不大,而這些大宗師尚且難請就更別提那可以馮虛禦風踏九霄雲層而一瞬千裏又千裏的成勢人物了,那更是不可能。

    如此一來自可說明整個王朝之間可以互通有無的重要意義所在。

    倘若能夠實現,別說是三百六十座縱橫廟,再多三百六十座又如何?更何況武皇所說的這縱橫廟甚至還可以傳送一些物品,那未來是否可以傳送一些活人呢?若是真的可以實現那這縱橫廟的意義之大就將更翻一翻,僅次於這玉陵國都了。

    程玨雖然對於朝堂一些瑣事不打太上心但是不代表他不清楚這件事的意義所在,所以當武皇說出這個理由的時候他最終還是接受了。

    “當然,這件事不能操之過急,今日就是先問問你們的意見,其實話說開來,我想你們應該沒有人會反對才是,即便是有人反對那朕也要作一次獨斷專行了。”武皇的話雖然說的極為輕鬆但是群臣實際上都能看得出來對方的意思其實很明顯。

    這件事他們即便是真的反對也沒什麽用的,既然如此他們自然也不會反對,更何況此事聽起來百利而無一害,自然更是無人會去反對。

    事實上敢於在這朝堂之上公然去駁武皇麵子的人還真的不是很多,雖然武皇看起來平素平易近人但畢竟是一國帝王,帝王威儀又哪裏是那麽容易去侵犯的?

    這滿朝文武之中有這個資格的,武泰閣主毋胖子那種人自然不會去做,太師徐博溫和天星閣主則和武皇一體,剩下就一個程玨了。

    原本當初還有一個楊王,如今楊繼去了天淵自然就隻有一個程玨了。

    算起來當初武皇身邊的六大戰將也不知道是因為連年戰亂身患舊疾還是耗費了太多精力以至於活不過太大歲數,如今除了天淵的楊王和遼東邊陲的梁王之外竟然無一例外的沒有得以享受過一天的太平盛世,不然的話也不至於這滿朝文武竟然無一人可以壓製住那位囂張至極的楊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