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無人會在武皇哪裏去說這位太師的壞話,更不可能去告他什麽僭越之舉。

    一方麵是武皇的絕對信任,另外一方麵則是因為這徐太師實實在在是個不好惹的角色。

    不同於楊王,對於楊王那類人來說不屑也不會去和他們一般計較,另一方麵武皇的態度也很奇怪,對於楊王雖然看起來也極為信任但實際如何明眼人都能看到。

    但是這位當朝太師大人可沒有那麽好說話。誰要是惹的這位太師大人不高興對方一定會讓他很難過很難過,畢竟這位太師曾經在開拓天淵朝堂規矩的時候曾經當著武皇的麵對群臣說過這樣一番話。

    那一番話簡直是聞者心驚,當然,很多的則是被他後來的做法震撼到了。

    當然徐博溫曾很冷漠的對著群臣冷靜開口:“你們可能覺得讀書人,尤其是像我這樣的軍師類的文臣脾氣會好一些,肚量會大一些,性子會和緩一些,但是如果這樣認為他們就大錯特錯了。

    我這個人固執而又霸道,而且也比較喜歡記仇。雖說我輩讀書人講究個養浩然氣。但也講究個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所以,諸位最好不要犯到我手裏,不然可就要想好是否能夠禁得住我的手段了。”

    當時群臣可是親眼看到過徐博溫說這番話時的樣子,麵色冷峻語氣淡漠,而氣氛一度也有些僵硬。

    當時還是武皇笑著打圓場,說是徐博溫就是這樣一個臭脾氣,大家熟悉了之後就好了,完了之後還強調了一遍徐博溫的話可別當玩笑。

    或許是有些人真不太信邪,又或者真的把徐博溫的話當成了一個玩笑,總之最後這些人都再也沒有出現在這天淵朝堂之上了。

    其中最為著名的則是前朝設立的總督衙門,當時天淵剛建國,很多東西還是沿襲舊製,而當時的總督衙門則依舊存在。

    當時的總督則想當於如今得三閣閣老這樣的職位,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而當時的總督在徐博溫整改吏製之時和對方的意見相左,最終用了一些下作的手段企圖孤立徐博溫。

    而那個時候的徐博溫則很幹脆,直接在太極殿之中便幹淨利落的將那位總督大人踩在腳下,之後將所有涉事官員一應查辦了。

    當時涉事官員很多,甚至還有兩位尚書大人,以及一些個侍郎,以及地方的布政史,這些人或許是想著人多勢眾,即便是東窗事發也不會如何,但卻無論如何都沒想到徐博溫會如此下手決絕。

    當時徐博溫徹查此事的時候有一些未參與此事的官員曾害怕一次處決如此多的官員會導致朝局不穩,所以上奏武皇希望可以從寬處理一些,但到最後這些奏折都未見回應。

    最終徐博溫大刀闊斧,幹淨利落的將這些個官員處理之後群臣才意識到這個看起來文質彬彬的讀書人不是個善茬。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