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馬車裏少年郎的聲音這位中年車夫才想起這馬車之上還坐了一位楊家管家的兒子,似乎是覺得自己的話說的有些不太妥當,於是中年漢子有些尷尬的幹笑了兩聲。

    但隨即似乎是想通了一般,中年漢子緊接著便又開口道:“我也不怕公子聽了覺得不合適,老實說,當一個讀書人也不錯,但對於身在楊家的楊家兒郎來說還是血戰殺場快意恩仇來的安逸,公子你說是不是?”

    馬車之中的楊文鋒笑著開口答應,說這中年漢子說的不錯,快意恩仇確實是比較適合楊家兒郎。

    “兄弟你說的確實不錯,但是不見得楊王就一定希望他的兒子和他一樣去做那沙場將士,身披甲胄馬革裹屍的!”楊文鋒也很隨意地開口。

    其實那些年楊文鋒知道他的父親一直希望他能習武有成,但這份希望並不是想讓他去入楊家軍中作一位百戰不殆的將軍,更多的不過是想要讓他有份自保的能力而已。

    曾經不止一次楊王和王妃都曾說過希望他們兄弟二人能好好讀書,最好將來能夠作一個讀書人,若是可以便入朝堂匡扶天下,若是不成安安穩穩過一輩子也不錯,但後來楊家的形式越來越不好,最終導致他們兄弟兩人都不能去做那一個普通人。

    或許很多人難以理解,你楊繼一個一人滅兩國的戰國明將,一個馬踏江湖的成勢武夫卻想要讓自己的兒子成為一個普普通通的讀書人,這多少有些可笑和虛偽,但後來楊文鋒其實大概有些想明白了。

    大概世間所有的父母在自己曆經困苦成功之後都不想再讓自己的子女再去經曆那樣的困苦,寧可自己的子女普普通通過一輩子也很知足。

    “那倒也是,咱們楊家將有血氣是自然是有的,但就是太過危險了一些,楊王他老人家有一個長子可以統領楊家軍就得了,犯不著讓自己的二子也去冒這風險啊!”顯然這趕車的漢子雖然沒有什麽文化但是很多道理卻也很懂得。

    “其實也不是見不得楊家二公子會試之後入朝為官,最起碼也比之前的紈絝不堪要強太多,隻是老是覺得入這朝堂為官有些不爽氣。

    這位大人我看你人不錯,有一句話說出來怕你不高興,但是我還是想說說,不然憋在心裏難受。

    咱們這個朝堂呀,一直都不曾將咱們楊家將放在心裏,那些個官老爺也從來沒有想過我們這些個楊家人,既然如此,那楊家二公子還幹嘛非要費什麽勁去參加什麽科舉入這朝堂為官?別人不稀罕咱們楊家,咱們楊家也不稀罕別人就是了,難不成非要搭理他們不成?”中年漢子說的有些意氣用事,但在劉雨溪聽來卻有那麽一點兒道理,同時也有一些心驚肉跳,畢竟這中年漢子一直說的那個楊家二公子此刻所有的話都聽在耳朵裏呢。

    這一刻的劉雨溪對於這個普通中年漢子的話無言以對,對方所說的話確實屬實,而且這還是他未曾經曆過這天淵朝堂所以還感觸沒有那麽深。在這天淵朝堂之上為官,如今這些年恐怕這種感覺更甚,有過之而無不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