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天淵國的傳統,科舉會試放榜之後三日之後便是殿試,如果說這會試是讀書人可以得到登堂入室的資格的話那麽殿試便是讀書人真正可以一躍成龍的機會。

    殿試三甲自不必多說,狀元,榜眼,探花郎除了必要的會在玉陵的朝堂之上磨礪一番之後幾乎日後都會前途不可限量。

    當然,前提是要懂得朝堂之上的門門道道,既要學會該出頭便出頭,也要學會該龜縮便龜縮,更要緊的是要學會找好自己的位置。

    就比如這幾年,若是有人能在朝堂之上反對楊家,抨擊楊家能夠說的標新立異,能夠言之鑿鑿讓人無法辯解,那此人在天淵朝堂之上一定會平步青雲,即便不是如此,未來的官路也會好走很多。

    當初楊文鋒和楊王一起太極殿麵見武皇,最後叫做馬海的禮部員外郎血濺太極殿諫言阻止楊王入天淵,更有甚者聯係楊王退出天淵朝堂,雖然當初遭到武皇叱責但到底還是活了下來。

    不但活了下來,而且被武皇親口賜於禦醫療傷,這在多少人眼中是無上榮譽,也是一個信號,這不,短短一個月的光景這位叫做馬海的官員便從禮部員外郎被派遣到吏部擔任吏部主事一職。

    雖然說禮部員外郎屬於從五品官職,而吏部主事則是六品官,從明麵上來看算得上是降了一級,但結果其實卻是明升暗降。

    要知道禮部雖然說是掌管禮製和科舉等人才選拔方麵的事務,但比起掌管人事調動,官員考核以及登記軍工等等方麵的實權吏部來說確實是差了不止一個檔次,如此一來明眼人都知道這馬海其實最終還是得到了好處,如此一來朝堂之上的形勢可見一斑。

    今科殿試這些個士子們,可能如今還不會對楊家有太大太多得敵意,但是一旦去了天淵朝堂之後呢?

    若是麵對滿朝文武皆反楊該如何是好?昧著良心隨聲附和幾句便可能平步青雲,若是發出反對聲輕則坐幾年冷板凳,重則終生無法拔擢,若是讓人選擇,到底是選擇那一點點良心還是選擇仕途通暢,怕是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後者。

    但是今科殿試之後這些個日後注定會成為這玉陵朝堂之上得官員之中一定會有一個例外,楊家楊文鋒。

    殿試這一日所有參與殿試的會員都會由專人帶入內城之中,之後由內城經青龍門入皇宮然後於太極殿前等候殿試的開始,這其中涉及到的禮製自然由禮部操辦,畢竟是關係到未來天淵朝堂的人才之屬自然馬虎不得。

    這一大早就有人去各個府邸接這些金科提名的貢士們,普通身份的貢士雖然也都禮待有家,畢竟未來這些人都有可能成為中流砥柱朝堂重臣,這誰也說不準,但也就是一般的禮部侍從而已。

    但是特殊幾人,一定會有特別的侍從去接待,這些人之中以會試一甲且為翰林院翹楚的荀攸為首,另外那位楊延和畢竟為二甲,雖然身份並不顯赫但未來可期。

    除此之外,以楊文鋒,衛寅等人為首的這些個身份太過敏感而又身份顯赫的人又有另外的人去接待,這些都是禮部所考慮到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