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禮部裁定出的名單經過段菅炳之後很快便送入太極殿之中,而太極殿之內那位被譽為最近數百年最為宏才偉略的帝皇拿著那份名單久久沒有打開。

    就在他微微愣神的功夫又有兩人邁入這太極殿之內。兩人一為儒衫打扮,一個則是穿著太師常服,皆是這天淵國文壇朝堂最為頂端的人物。

    兩人向武皇行禮之後武皇才反應過來,隨後他很快做了個免禮的動作而後晃了晃手中的折子。

    “朕之所以叫二位前來是為了禮部新遞上來的折子,這上麵是我天淵這次會試之後共計三百五十四位貢士,朕還未翻看,隻是想聽聽兩位的意見如何?”武皇將那份重量不輕的折子放在了案桌上打量著自己這兩位臣子。

    雖為臣子卻也是朋友。

    “每次科考都由太師親自坐鎮其中,他自然所知甚多,就由太師說說看吧!”身穿儒衫的程玨瞥了一眼和他並肩而立的徐博溫笑著開口。

    “程閣老這可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了,論對於這天下文脈氣運的感應,你與我有何差別?這科考如何你會不清楚?”徐博溫沒好氣道。

    “我和兩位不同,不是什麽讀書人,但是卻也能感覺到會試之時考場之中那份不同尋常的氣運流轉,後來我便去問了問天星閣的張閣老,得到的消息似乎有些不錯。”武皇微笑,這個時候他不再以皇帝自稱,更像是與朋友暢聊。

    “千萬士子爭相而上,人才如洪文脈昌盛,自然是好消息。”徐博溫向武皇行了個禮隨後很平靜地開口,但臉上卻難掩自信之色。

    自天淵建國以來無論是科舉取士還是朝堂體製革新都有他徐博溫這位當朝太師的身影,如今有如此成就他自然居功至偉,心中也自有些許滿意。

    “能有如此局麵,博溫你功不可沒啊!”武皇點頭表示認同,他眼神恍惚,有些沉湎往事。

    無論是天淵未曾建國之時還是剛建國百廢待興之時武皇所回憶起來的人和事都很多,其中有兩人對他最為重要,一個就在麵前,另外一個如今在天淵。

    “革舊換新之上太師確實無人出其左右!”程玨點頭稱讚,雖然他很多時候和這位當朝太師意見不同,但這一點他還是認可的。

    雖然徐博溫的很多舉措如今看來都有其弊端,但無論對於過去還是現在的天淵來看,總歸是利大於弊的。

    “你呀最好接下來不要說話,因為我感覺你這老夫子,接下來的話一定是損我的。”徐博溫白了身旁這位按道理應該算是他晚輩的文華閣主一眼沒好氣道。

    “看起來還是博溫了解程閣老啊!不過程閣我聽著你的話裏,是帶著一股子酸味啊!”武皇哈哈大笑,而徐博溫和程玨也跟著笑了幾聲。

    “還是要說正事,我這次叫兩位來一則是就這放榜之事和之後的殿試與你們二人商議,另外一則則是武德宗有消息傳來,比較重要。”武皇示意他們兩人隨便找個地方坐下,然後再說事。

    聽到武皇的話兩人互相對視了一眼隨後臉色嚴肅,他們很隨意地一屁股坐在了太極殿內的玉階之上等著武皇開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