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武皇相見是以野萍學宮之主的身份,而和程玨相見則是以同為南楚遺民的身份,兩者身份不同,目的也不相同。

    與武皇見麵於太極殿,沒有所謂的私下見麵,也沒有避開一些相關人等,他就這樣大大方方地出現在天淵朝堂之上,也是第一位出現在王朝朝堂之上的學宮之主。

    正因為如此,武皇擺出的接見規模並不算小,畢竟五大學宮代表著儒教正統,其能量不可小覷,自然得到重視。

    王羲頤於太極殿上不卑不亢,既說了天淵的民生社稷也談了科舉取仕,他於朝堂之上談笑自若口若懸河,思維清晰,讓所有人都為之側目。

    最後王羲頤隻說了一點,他希望未來若是可以,天淵可以成為他野萍學宮的寄居之處,他這一提議一說出口讓群臣為之咋舌,就連坐於龍椅之上的武皇也為之側目。

    要知道一大學宮坐落於一世俗王朝意味著什麽,不談它無數學士以及聖賢君子本身的勢力,即便是其所帶來的影響以及教化於民就都是讓這大王朝都趨之若鶩的。

    之前自然也有王朝提議過招攬這些學宮,但即便是提出多麽優待的條件也都铩羽而歸。原因很簡單,這幾大學宮雖然無法淩駕於王國之上,但是王國卻也管不了他們,相反很多王朝的中流砥柱都出自於學宮,這樣一來還可以稍加製約。

    如此一來,山中清淨自由,自可學究於世,又何必非要去招惹世俗之事?得不得到好處尚且不談,惹來一身麻煩倒是得不償失。

    更何況,這個天下儒家學問本身就占據著主動權,即便是不如王朝,難不成它們就能徹底遏製住儒家的傳道受業?就能斷了香火傳承?顯然是不可能的。

    正因為種種關係,所以儒家最為代表的學宮一直和世俗王朝保持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他們不會脫離世俗王朝獨立存在,倒是要他們完全依附於世俗王朝也絕不可能。

    之前的嚐試和拉攏都無甚收獲,沒想到今日王羲頤竟然主動提出,這又如何不讓武皇以及群臣激動呢?

    於是在大殿之上武皇很痛快地答應了王羲頤的提議,而王羲頤順著武皇的話接著提議這次科舉之後由王羲頤挑選幾位此次科舉之中的青年才俊負笈遊學去往野萍學宮。屆時野萍學宮將會入天淵。

    王羲頤說完這個提議之後看向武皇,他這個提議別人可能不理解真正的含義,但是武皇以及徐博溫等幾人是肯定了解的。

    畢竟楊文鋒是他王羲頤小師弟這樣的事徐博溫肯定早已告訴武皇。

    果然,這個提議群臣都沒有明顯的反對意見而武皇略做猶豫之後也點頭同意,這倒是讓王羲頤有些意外。

    雖然他料到武皇不會拒絕,但是也沒有想過這樣幹脆。

    於是接下來的事情就很簡單了,正常的宮廷宴請和交流,兩者皆相談甚歡,之後所等的便是科舉之後的結果。

    既然之前徐博溫說過這次科舉取士不會有差別對待,如此一來肯定也是武皇的意思,那憑楊文鋒的才學,雖然不至於會一定得那三甲,但是進士及第卻是十拿九穩之事。

    於太極殿和武皇會麵之後接下來王羲頤便找到了程玨,兩人之前並未見過,隻是互有耳聞卻是一定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