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若是往年科舉自然不會引起多大的轟動,但今年乃是大筆之年,舉人考貢士,貢士成進士而後金榜題名就在今年,如此自然不同凡響。

    早些日子的秋水庭合會算是科舉的預熱尚且如此更何況真正的科舉?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今年春天這玉陵城中的文士翹楚才會如此多,除了那玉陵六公子之外還有自言風流才子的曹子安,另外玉陵之南的蘇覃和玉陵之北的楊昭皆是才氣十足之人,他們在玉陵如此之久也莫不是為了今科科舉。

    同樣的,他楊文鋒所等所盼的也是此科科舉。自天淵立國之時便重文輕武,到了此時這種風氣更勝,科舉三甲都被視作是文曲星運臨身,加之皇家的鼓吹,如今一旦得中三甲再依附於某個大人物的門下幾乎可以算的上是板上釘釘的仕途暢通了。

    若是他楊文鋒高中進士甚至是三甲那麽他武家將會如何?其實楊文鋒很清楚,武家之所以這麽久可以容忍楊家長存除了那三十萬鐵甲之外還有一層更為重要的原因,此原因非楊家而在於天下。

    說白了就是既要吃下這塊骨頭但是吃相也要好看,至少不能落下個狡兔死,走狗烹的惡名。他武家要在正麵扳倒楊家就需要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一個可以堵得住天下悠悠眾口的理由,所以說阻止武家撕破臉皮的除了那三十萬鐵甲之外還有天下人心。

    這些年無論他楊文鋒紈絝還是楊王跋扈,但是這些都從未在老百姓身上體現過,他們眼中看到的是每逢戰事楊家人衝鋒陷陣平定戰亂,他們看到的是如今依舊守在天淵國門的楊家眾將士,說到底楊家軍的無敵,無敵在此,無敵在民。

    正因為如此,楊文鋒再次回到玉陵之後鋒芒畢露。他的名聲愈響,才氣愈大,那麽他所背負著的楊家光芒也就越勝,若是如今楊家全都在武皇控製之下那此番舉動絕對不會是什麽好事,但是如今玉陵隻有他楊文鋒一人則不然。

    若是如此聲名鵲起的楊文鋒在玉陵出了什麽意外,而恰好這意外若是和皇家扯上那麽一點關係那天下人會不會議論武家暴戾失政楊文鋒不清楚,但是諂害功臣嫉妒賢能這樣的流言絕不會少。

    所以說楊文鋒在玉陵表現的越優秀,越光芒耀眼他武家越不敢在明麵上作什麽文章,這樣的他更加安全,也更加有利於施展他的計劃。

    如此,此科科舉楊文鋒必然會去參加,也必然會得中進士。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