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經過那春宛樓事件之後楊二郎的才氣很快和其當初的紈絝之名一般在這玉陵都城之內被廣為流傳,茶肆酒坊,茶餘飯後都能聽到關於他楊二郎的傳聞。

    民間傳聞楊文鋒之前之所以那樣紈絝是因為喪母之痛讓他痛不欲生之後的自我放逐;也有傳言說楊二郎是流放江湖的時候見到了民間疾苦最後浪子回頭金不換;還有人說是他楊文鋒是為了爭奪世襲罔替的楊王位,所以這些年才裝出紈絝姿態,如今楊王和長子都出了玉陵他才嶄露頭角。

    反正這些日子楊文鋒的婢女脂粉對於這些八卦閑談都極為感興趣,連帶著讓楊文鋒都聽到了不少關於他轉變如此之大的傳聞。 那些傳聞的離譜程度足矣編著為一本傳奇誌異,這不得不讓楊文鋒感歎這些人的想象力之豐富。

    對於這些傳聞楊文鋒還沒空去理會,如今他的武道境界基本穩定在了立基巔峰,但是無論他是查找一些典籍還是其它辦法仍然難以找到突破的契機,或者說是適合他走到武道,這讓他一籌莫展。

    多番嚐試思考之後他還是覺得應該從那一指開始入手,他一直覺得被他叫做不知的一指不僅僅是他此刻最為巔峰的一招手段,那一指的心境和狀態明顯不僅僅是一式招式而已,他覺得那將是可以幫助他度脫立基的關鍵所在。

    但是那一指雖然他已經運用了兩次卻還是摸不著半分頭緒,那兩次的運用就像是在某個特殊時機的一種頓悟,在那種狀態之下無論是對氣機的把控還是心性的穩定程度都是無法言語的,楊文鋒相信那才是最為適合也是他最想要走的武道。

    之後的幾番嚐試和思考之後對於他來說那一指所代表的那種境界還是如空中樓閣一般無法觸及,無奈之下楊文鋒還是決定按照之前的計劃通過實戰來解決這個問題,他相信那種境界是隻有在他實戰之下才能體會到的東西。

    之前的計劃對於差點送命的楊文鋒來說顯然是失敗的,那樣雖然可以給他帶來實戰的機會但是威脅程度遠非他能控製得了,若不是運氣好怕是第一次就會當場殞命。他雖然需要那種搏命的實戰經曆但是卻不是這樣境界懸殊過大完全靠運氣活命的機會,所以之前的計劃不得不放棄,正因為如此楊文鋒來到了楊府的“迷人眼。”

    “迷人眼”是一處假山,算的上是楊府最為重要的幾個地方之一,其原因就在於其下哨子可以算的上是他們楊家的五官,楊家幾乎所有重要消息的來源和溝通都是由哨子總領負責,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哨子無特殊設立,主要負責人是八個哨將和其統領下的哨兵。這八個哨將所負責各個不同的方向,有負責消息收集的,有負責傳遞信息的,還有的負責培養哨兵的,他們八個互不幹預其部下也很難會有交集。

    這哨子的原型是楊家軍中的情報收集機構,八大哨將完全獨立是為了防止就算是某一部分出現意外也絕對不會讓大局完全失控,這也是當年軍師李涼所指定的方略,一直延續至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