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古劍之上鑲嵌的深綠色玉石是楊文鋒幼時佩戴在腰間的玉玨,那玉玨是王妃親手係著他的腰間特意安置讓他一直佩戴著的,這玉玨他曾一直佩戴到十來歲所以印象頗深。

    但是真正讓他映像深刻的是這枚玉玨在一次他和他的母親爭執的時候被他親手摔在地上拂袖而去,當時爭執的緣由便是楊文鋒不願選擇修行這條路,爭執到最後王妃和楊王都沒能說服他,而他在那個時候也從來沒有打算過如今這樣的生活。

    當初隨手拂袖將玉佩丟落楊文鋒便沒有彎腰去撿,事到如今這玉佩還是出現在了他的麵前,看著這玉佩他不由想到了當初他的一些行為,如今想來不由苦笑,看起來他確實不是什麽懂事的孩子,甚至連普通家的孩子都不如。

    那時楊文鋒的想法很簡單,他隻是把今世當做扶搖大夢一場,既然生在富貴王侯人家不必為生活瑣事煩憂那便是最好的事,他唯一的想法就是自自在在逍遙度日,至於出人頭地光照門楣這樣的事他從來都沒有想過。

    前世經曆的那些依舊曆曆在目,既然前世不喜那樣的勾心鬥角舉世矚目那麽這一世又怎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如此便做一清淨散人,碌碌無為逍遙度日便是最好的選擇了。

    有這樣的想法自然不會去考慮什麽修行和顯露才氣,即使楊文鋒的文采在上一世就已然趨於巔峰隨便就能震驚天下,即使他身具極為適合修行的根骨,但是隻要一顆心不願意,那麽即便給了他整個世界也是枉然,不願意就是不願意,和任何人任何事無關。

    當初楊文鋒並不知曉他這樣的想法有什麽不對,每每看到兄長楊延經曆各種殘酷修行之法的時候他總是為之不解,這種不解包括看到楊王每每忙於朝政和修行勤奮不拙,看到王妃整日提心調膽的為楊府擔心,這些楊文鋒都看在眼裏,心中卻無喜無悲,隻有不值。

    如此權勢滔天,如此聲名赫赫還缺什麽?既然什麽都不缺那又何必將自己置身入一種奔走勞碌的境地之中呢?

    人心所想要得到的永遠無休無止,這是在經曆了一世之後的楊文鋒已然看開的事,即便是得到整個世界那又能怎麽樣呢?心若不輕即便是得到整個世界那也是強加給自己的枷鎖和負擔,最終看來得到了很多,但是卻也失去了很多。

    之前的那些年楊文鋒一直都被自己這一種認知所影響著,正因為如此楊家本來應該是有玉璧麒麟兒一雙的,結果世人隻知楊延卻無人識二郎。

    遊離江湖八千裏看過了太多的悲歡離合和人情冷暖,回京之後看到楊王那開天門之後的滿頭華發和兄長遠走天淵的淒涼楊文鋒終究還是明白了一個道理,這個道理其實在當初王妃殞命的時候就在他的心裏生根,此刻隻不過是更加清明罷了。

    其實無論如何過活,一個人歸根結底是不能完全為自己一人過活的。他本身就和這個世界有太多太多的牽連,最難扯斷情字一線,隻要有情便身不由己不能為自己而活。

    王妃為了什麽殞命,楊王為了什麽白頭,楊延為了什麽一人遠走天淵,說到底還是為了這一個家,但是對於楊家來說,楊文鋒一直是那個坐享其成的人,他從來沒有付出過什麽,但是得到的卻比任何人都多。

    這些年武皇為了加強皇權整合朝政到底對楊府都用了什麽手段楊文鋒之前是一概不知的,即便是最凶險的時候都一直有人替他抵擋,而他從來都是站在結實臂膀後麵的那個人,無風無雨。

    先是王妃後是楊王,一直到今天他都沒有像樣的去為楊家做過什麽,就連自身修行也直到現在才開始進行,至於之前的流放江湖八千裏更是逃避了玉陵城內一次武皇欲做出的大動作,說是江湖凶險其實真正的凶險無疑都已經被楊王獨自一人抵擋,不然也不會有楊王失蹤半年這樣的事出現。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