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陵內城正中是皇宮神閣,宮牆之外被幾座建築環衛,這些建築大都是一些王侯將相府邸,其中玉陵六王侯之中五候府邸都位於此地,加之三閣閣老居所,這內城之中可謂是囊盡了玉陵最為頂尖的幾名權貴了。

    當時皇宮建成武皇親令說這天下取得非他一人之功,所有功立社稷之人皆可居於內城,取共坐天下之意,當時這份旨意被天下士子和百姓廣為稱讚,說是武皇有上古賢主風範,而當時出現了一個意外,戰功最為彪炳的楊王主動居於外城,這事一時在玉陵也算是一樁奇事,引起一眾人等紛紛揣摩。

    有人說是楊王為將多年不喜朝堂這些繁瑣迂腐之事,有人說天淵立國之後吸納了很多前朝和戰國被楊王滅的兩國的一些舊臣,楊王因此和武皇政見不合借此表達自身不滿,還有的甚至揣測是不是這事和那白衣王妃有什麽桃花風流韻事,也算的上是集思廣益了。

    當年楊二郎遊曆江湖時曾和一江湖書生相談甚歡,之後和那書生一起呆了幾個月。有一次兩人拿楊二郎自己編寫的假秘籍換酒喝,換到酒後被掌櫃識破追殺了整整五條街,之後兩人在城外土地廟中就著偷來的老母雞大快朵頤,喝醉之後扯淡扯出過這個問題。

    楊文鋒記得當時書生曹信大著舌頭曾說過:“狗屁什麽賢德,分明就是怕人造反而找個借口做人質而已,這麽簡單的道理也隻有傻子看不清楚。”

    曹信的話讓楊二郎頗為同意,那一日借著酒氣他也對著廟中土地罵道狗屁的賢德武皇,滿肚子壞水還裝的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樣,真是讓人看著惡心。

    隻是本應世人皆知的道貌岸然手段到頭來卻取得了賢德美名,這是何種世道。還是曹信說的好:“民之所以愚皆因朝堂愚,當這個朝堂之上大多數人都裝糊塗為武皇造勢的時候,那些個普通老百姓又何嚐不會糊塗呢,他們如何會想太多,他們所需的隻是一個可以接受流傳在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

    關於楊王府邸不入內城這個決定當時李涼是持反對意見的,按照他的說法就是先姑息後待時而動,隻是這話換來的是楊繼一句狗屁待時而動,讓老子的妻兒和那些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家夥住的那麽近老子不放心,不就是違逆武皇一次嗎,當時違逆他又少了不成?

    聽到這話之後李涼苦笑,一朝天子一朝臣,當日兄弟是當日,如今那人已經成為天子是否還會念一份兄弟情?

    果然,幾年之後發生了極為隱秘隻有幾人得知真相的王妃雨夜案,此事之後楊家武家之間的情誼真的便沒了幾分,而後金瞳入楊府,半年楊妃殞命,楊家二子紈絝不堪,這事之後僅連帶的幾分情誼是一分不存。

    今天的朝堂之上熱鬧非凡,先是一般不參加朝會的三閣元老中文華閣主程玨露麵之後武泰閣閣主毋文義也從玉階之上踱步而來,這兩位一露麵原本討論今早新得來的天淵大敗的眾官員全都閉上了嘴巴,原本怒罵楊家長子無用楊王無故失蹤的聲音戛然而止,似乎原本慷慨激昂的是另外一批人一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