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嗎?”

    景潤帝反問道。

    方致庸急忙道:“微臣愚見,望聖上指正。”

    “太傅可知,為何朕要借你之手,布此之局嗎?”景潤帝轉身,看著方致庸,莫名道。

    方致庸搖了搖頭:“微臣不知。”

    景潤帝則解釋道:“那是因為現今我楚國內憂外患,風雨飄搖,外有諸國虎視眈眈,內有不軌之徒蠢蠢欲動。”

    “如果朕大張旗鼓,為有心人所知,恐欲會多加阻撓,橫生枝節。故朕才會借由太傅你之手,你之因,奪取地皇鍾。”

    “朕之苦心,還望太傅體諒!”

    “微臣明白。”方致庸拱手道:“聖上所為,皆為江山社稷,盡為楚國百姓,微臣都明白。”

    “太傅知朕矣。”景潤帝伸手扶住方致庸的肩膀道:“朕本欲想借此機會,一箭雙雕,既可助太傅你殺了葉青,報殺子之仇,亦可奪得地皇鍾,解我大楚燃眉之急。”

    “卻未曾想被那葉青洞悉了朕之意圖,徒之奈何,徒之奈何啊!”

    “聖上恩澤,微臣感激涕零。”

    方致庸眼眶泛紅,身體顫抖,聲音哽咽:“聖上放心,微臣就算舍棄性命,亦會為聖上取得地皇鍾。”

    景潤帝問道:“那太傅有何良策?”

    方致庸道:“那葉青不是要微臣以人質換取地皇鍾嗎?微臣便如他所願。微臣願意親自走一趟太平無事林,幫聖上將地皇鍾帶回來。”

    “聖上盡可放心,微臣定會以大局為重,不會節外生

    枝。”

    景潤帝麵露難色:“麵對仇人而無法手刃,豈不太委屈太傅了?”

    “國家大義當前,萬民安危所在,聖上恩澤垂映,臣之私仇小怨,不值一提。”

    方致庸誠懇道:“臣願為國家,願為百姓,願為聖上,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太傅,朕乃國之柱臣也,有太傅在,實乃楚國之福,萬民之幸,亦是朕之幸事。”

    景潤帝的聲音慷慨而威嚴:“太傅放心,待巡天鏡恢複之日,就是你大仇得報之時。”

    “這是朕的承諾。”

    “多謝聖上,微臣……微臣多謝聖上恩典。”方致庸全身顫抖,激動不已。

    “這是朕應做的,亦是朕欠太傅的。”

    景潤帝扶起激動得難以自已的方致庸:“太傅出發之時,可將此鏡帶上,朕會將一縷神魂寄於其上,如有意外,朕會親自出手,可確保萬無一失。”

    方致庸拱手道:“微臣領命。”

    “朕相信太傅,不會讓朕失望。”

    景潤帝說罷,轉身走回銅鏡,隨著花紋變化,景潤帝亦消失不見。

    “聖上放心,微臣定不辱使命。”

    方致庸彎腰躬身,直至十數息後,方致庸才起身,轉身向外走去。

    而當他轉身離開書房時,泛紅的眼眶,恭順的神情,顫抖的身軀,統統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則是眼底深處,濃鬱無垠的冷酷與無情。

    ……

    太平無事林,是楚國境內的一個禁地。

    但這個禁地不同於其他的禁地,充滿了危險

    、恐怖和死亡,沒有恐怖,沒有殺戮,沒有死亡,有的隻是太平,有的隻是和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