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關,駐有燕九甲之一的靖南,是大燕第一雄關。

    南下,顧名思義就是揮軍南下,靖南,自然是指平南方安天下。

    南下與靖南,無一不昭示著燕國滅楚南下的決心和野心。

    楚國占據中原沃野之地,地大物博,資源豐饒,百姓安居,人民樂業,乃天府之國,而燕國則位於北方苦寒之地,資源貧瘠,百姓窮苦,食不果腹,故而燕國素來覬覦楚國豐饒,欲南下滅楚,入主中原。

    所以,數百年來,燕國常借故挑釁楚國,屢次掀起大戰,其中數次攻陷北疆,兵鋒直指楚國腹地,僅差一點兒就能滅楚亡國,入主中原。

    隻可惜,每逢國難,楚皆有經緯之才起於微末,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救國家於危難,使燕國大計功虧一簣。

    不過,縱然如此,燕國仍滅楚之心不死,時時厲兵秣馬,刻刻整頓軍備,以驅兵南下。

    尤其是當今燕天武帝,雄才大略,野心勃勃,對內整頓吏治,厲兵秣馬,對外合縱連橫,交結四方,對楚國虎視眈眈,欲取而代之。

    南下關,就是燕國南下楚國的門戶與要地,故屯駐有重軍,九甲之一的靖南,就是其一。

    不過,南下關雖駐紮有重軍,卻不像它的外表那樣冷硬、肅殺、沉悶,反而熱鬧非凡。

    因為,南下關既是燕國第一雄關,亦是南北互市的重要城鎮,所以天南海北的商旅皆齊聚於此,或以此為中轉,交易買賣,休養生息,故而熱鬧非凡。

    八方商旅聚八方,好酒好菜待好客,是謂八方閣。

    八方閣,就是南下關中最有名的客棧,沒有之一。

    因為八方樓,有南下關最好喝的酒,最好吃的飯菜,最好看的歌舞。

    所以,還沒到飯點兒,八方閣就已人滿為患。

    當然,八方閣雖然有名,但平時也不至於如此熱鬧,皆因今日聞名天下的戲法班三絕班,將會在八方閣舉行一場戲法、雜耍表演。

    三絕班,取法有三絕之意,乃江湖上一個十分有名的戲法、雜耍表演班。

    三絕班顧名思義,便是有三絕:人絕、技絕、法絕。

    人絕者,三絕班之人物,匪夷所思,人所難想。

    技絕者,三絕班之雜耍,精彩絕倫,世所罕見。

    法絕者,三絕班之戲法,異想天開,奇絕瑰麗。

    三絕班曾在世界各地都進行過表演,所表演之戲法、雜技,無一不為人所稱絕、讚歎,甚至連一國之帝亦是如此。

    三絕班曾應齊國皇帝之邀進宮為皇後賀壽,表演完後,讚曰:匪夷所思,精彩絕倫,眼界大開矣,無愧三絕之名。

    此後,三絕班更是一舉成名天下知。

    無論是江湖武林,還是廟堂朝廷,無一不想一觀三絕班的表演,隻不過可惜的是,三絕班有一個奇怪的規定,每年隻舉行三次表演,且在哪兒表演,為誰表演,全憑三絕班的意願,誰也無法勉強。

    當年,龍虎山天師府的老天師一百歲大壽,龍虎山親下請帖,邀請三絕班前往龍虎山表演一場,且當時三絕班就在龍虎山腳,隻是順手而為,但三絕班卻拒不上山,絲毫不給龍虎山麵子,而拒絕的原因,僅僅隻是因為有一對老夫妻,臨死前想看一場三絕班的表演。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