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河先生居然能在去年的基礎上又翻一番,這這,這得賺多少啊!自己還折騰個屁呀?安心種地吧……

    他記得後世江南水稻畝產在1400斤左右,七石差不多是1000斤。馬一龍居然在明朝種出了一個接近現代農業的成績!

    “你別高興太早,老夫在溧陽時,親種一季稻的畝產就超過五石了。”馬一龍傲嬌的潑一盆冷水。

    言外之意,換了別人種,肯定達不到七石。

    “他們就是能到五石,那也要賺翻啦。”趙公子卻毫不在意,樂不可支道:“看來是要大力推廣肥田粉啊!”

    “話是不錯。不過別的還好,明礬和土硝的供應,你能跟得上嗎?”馬一龍又問道。

    “呃,這……”趙公子登時語塞。

    土硝也好,海邊潮濕的山洞裏有的是。實在不夠,還有江南三千萬百姓的尿……

    明礬則來自溫州礬山,那裏從宋朝起就開始開采明礬石了。其明礬儲量約占世界的六成、我國的八成,用是肯定夠用了。不過溫州不在江南經濟區裏,要是持續大量采購的話,肯定會引起價格暴漲。

    看來隻有將其並入江南經濟一體化,才能保證價格貨源雙穩定了。

    可問題是中間還隔著寧紹台呢,難道為了個明礬礦,就要把四個府都拉進群?那樣攤子鋪太大了……不過還好都沿著海。

    這顯然是個要慎重考慮的事情,趙公子一時沒法回答馬一龍。便把他拉到一間空屋裏,關起門來向他傳授了另外1種土製混合肥的製法。以及0種土製氮肥法;0種土製磷肥法;1種土製鉀肥法。希望他多管齊下,製造豐富多種的肥料,以免哪種原料短缺就被卡住脖子。

    馬一龍驚得下巴都快掉下來了。“你,你從哪兒學來這麽多法子?”

    趙昊隻能笑而不語,故作神秘。總不能告訴他,因為自己時候沒書看,把爺爺的《土化肥》《土農藥的製作》,《怎樣打飛機》都翻看了好些遍。

    當然,趙公子也看過高大上的書,比如老爹的《怎樣修潛艇》,《導彈潛射技術》,不過想來沒什麽卵用了……

    這些配方裏大部分都用不到明礬,配料也很普通……不普通的他都過濾掉了,以免老馬再給他出難題。

    不過還需要孟河先生,一樣樣慢慢摸索。除了要忍受不同肥料那銷魂的味道,還得用科學得方法實驗每一種肥料的效果,估計這個工作沒個十年八年是搞不完的。

    此外,他還命令堺商株式會社,從日本的島嶼上采集鳥糞石,第一批已經運到了耽羅島,等待轉運回國。那是可上等的磷肥啊!

    農業是最公平的產業,你給土地多少養分,就回報你多少收成。

    豐收都是用肥料堆出來的!在化學工業能生產化肥之前,就隻能用這種笨辦法堆。

    不過好處是,用這種粗加工的然肥,土地隻會越糞越肥,而不會像用化肥那樣漸漸讓土壤板結……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