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趙昊點點頭,完全同意。

    他記得在另一個時空中,十八世紀的法國,為了拉近與英國海軍的巨大差距,采用大量普通的木料替代百年橡木,下餃子似的建造了大批74炮風帆戰列艦,雖然最終也沒幹過大嚶。卻為法國打下世界第二多的殖民地,立下了赫赫戰功。

    那些法國造的風帆戰列艦,哪怕是悉心保養,平均壽命也就在二十年左右,這也是後世難睹其真容的原因所在。

    雖然花大價錢造起來的戰艦,隻能用二十年很可惜,但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快速提高海軍戰鬥力的好辦法。

    在和葡萄牙人隨時可能開戰,西班牙人業已抵達呂宋的危急時刻,這也是趙昊唯一能應對挑戰的辦法了。

    好在根據耽羅商會的報告,從日本購入的木材,已經源源不斷的送抵了耽羅警備區。按照安排,大部分木材都要在那裏陰幹兩年左右。也就是,三年以後,就可以用百年橡木,打造真正的豪華尊享版風帆戰列艦了。

    ~~

    楊帆又看一眼趙昊,遲疑一下方道:“此外,通過和佛郎機船匠交流,發現他們也不是所有工藝都領先我們。所以我想多造幾艘半尺寸船,比較印證一下。”

    “哦,怎麽講?”趙昊饒有興趣的問道。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船帆,東方美人號上的西洋軟帆,好看是好看,也更吃風。但它采用的是特製帆布,咱們沒有。而且安裝操作極為複雜,就是使用了全索具輔助,也依然需要大量的水手操作,爬上爬下十分危險。”

    “咱們的帆由於有支撐骨,對材料要求不高,用蘆葦席子都能代替。而且升降也簡單,水手幾就能學會收放,雖然升帆很吃力,但收帆極快啊,危急關頭砍斷主索一下就能降下來。”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根據警備區海代表的提醒,這些船帆一旦中炮就會失去作用。而咱們的帆千瘡百孔都依然能起作用,僅這一點而言,我就支持在戰艦上采用硬帆。”

    為了增強服力,他還把海爾弟搬出來了……海爾弟被任命為警備區代表,負責為一號工程提供意見和建議,並詳細收集新式戰艦在建造和試航中的各種數據。這年代,會開船還得會修船,這些都是日後必不可少的工作。

    趙昊算是聽出來了,楊帆這是想為中式硬帆爭一爭啊。

    不過爭一爭也無妨。

    因為中式船帆就是有無可比擬得優越性,它猶如飛機的機翼,具有極高的受風效率。哪怕是頂風時,硬帆船可以走‘之’字形航行,是真正的可利用八麵來風。

    鴉片戰爭後,英國人購得一艘清朝兩千料戰艦‘耆英號’,準備開回倫敦進行研究。但因為遇到風暴偏航等原因,從好望角開到了美國,然後隻用了7就跨越了大西洋──甚至比美國定期郵輪跨越大西洋的時間都更短。在這一漫長的航行中,中式硬帆經受住了各種嚴酷考驗,證明它是可以陪伴戰船縱橫四海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