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有何難?東翁明年任滿,無論以他堂堂狀元之尊,還是政績,抑或如今江南集團的影響力,繼續留任絕無可能。”徐渭淡淡道:“但我想高新鄭調他回京的可能性,也不大。”

    “嗯。”趙昊點點頭道:“那當然,當初簽了城下之盟,高相公已經很難堪了,肯定不願見我整在眼前晃悠的。”

    其實他還有句沒,那就是皇帝指定也不願意趙守正回京……當初幹嘛把他調出京的啊?

    這離京兩千裏了都架不住長公主一趟趟的來找趙二爺,要是再把他調回去,是不是就得公然姘居了?讓皇家的臉往哪擱,讓妹控的心還怎麽呼吸?

    “以東翁的大功,調南京坐冷板凳太誇張了。”徐渭又緩緩道:“所以肯定還是繼續外放,而且八成是局麵危急的要害地方。”

    “跟我爺爺分析的一模一樣。但高新鄭自己的人,都是哪裏危險往哪兒調,美其名曰‘好鋼用在刀刃上’,我們要是不服從安排,不就是承認我爹孬種了嗎?就是我爹承認,我爺爺也不幹啊。”趙昊歎口氣道:

    “所以我反思了一下,在昆山還有最後一年時間,各方麵也都理順了,咱們得放手讓我爹多鍛煉鍛煉,不然到時候真趕鴨子上架,我怕他讓下麵人給耍了。”

    知縣是親民官,諸事都可以交給師爺幕僚代勞,沒人能什麽。可將來當了知府,打交道的對象變成了官員,總讓師爺出麵成何體統?

    “好啊,求之不得呀。”徐渭聞言大笑道:“這樣我可以多偷偷懶,作家也能多點時間寫作了。這家夥更新的太慢了,動不動就卡文。過個火焰山,幾個月了還磨磨唧唧過不去,真是廢柴。”

    誰知作家沒有像往常一樣反唇相譏,還發出嘿嘿的浪笑聲,滿臉掩不住得春色。

    “這是想到什麽少兒不宜的場麵了?”趙昊和徐渭好奇的看著吳承恩。

    “哦,是今的案子,還有剛才你們什麽‘肚子裏的蛔蟲’,一下啟發了我。”吳承恩這才回過神來,如釋重負的拊掌道:“我想到火焰山這段怎麽寫了!”

    “怎麽寫?快講講大家參詳參詳。”徐渭登時猴急的催促起來,仿佛方才罵作家廢柴的是別人一樣。

    “這段為什麽不好寫?因為牛魔王和羅刹女與孫猴子有舊情宿怨,不能像一般妖怪那樣,直接打殺降服了事。所以既要體現出恩怨,又得情節精彩,令人印象深刻,如此方能對得起這兩個鋪墊已久的人物。”作家也是憋壞了,搖頭晃腦暢談起來。

    “那你從今年這兩件事裏,得到什麽啟示呢?”徐渭巴巴追問道。

    “咱也加點兒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東西進去。我讓牛魔王有外遇了怎麽樣?因為他另外找了個狐狸精,所以沒跟鐵扇公主住一塊兒,這下一段故事就能分兩段,不,三段寫了!”吳承恩靈感一來,便如滔滔江水,收都收不住。

    “這一段啊,這段就叫‘三借芭蕉扇’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