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這時距離已經到了三百米以內,這次炮手們沒有再用實心鐵彈,而是換成了另一種葡萄彈。

    所謂葡萄彈,就是將幾十發鴿蛋大小的鐵彈,用網兜裝捆成一束,看起來像一串葡萄,因此而得名。

    一開炮,幾十枚鐵彈便猛然噴射而出!

    葡萄彈射程雖比不過實心彈,但是兩三百米的距離內,發射一炮可以瞬間撂倒幾十個敵兵。在海戰中可以將敵方軍官和水兵大片撂倒,達到癱瘓敵艦的目的。所以此時歐洲海軍主流的戰法,就是遠處用實心彈破壞船體,近處改用葡萄彈製造殺傷。

    兩千多枚鴿蛋大的鐵彈,雨點般落在倭寇的戰船上。但凡被擊中的戰船,甲板上的倭寇就像被割麥子一樣,慘叫著倒下落水。

    但更恐怖的火力還在後頭呢!

    這時候,大型佛郎機終於也進入了射程,炮手們同樣用的是一掃一片的霰彈!

    而且雙方不到兩百米距離,基本就是指哪打哪彈無虛發了!

    佛郎機除了可以轉向之外,還有個最大的優點,它可以更換子銃的子母銃!

    炮手們早就在等待進入射程的功夫,把所有的子銃都裝填完畢。打完一炮,直接換了子銃再打,根本就是在連發啊!

    這哪能遭得住啊?密集的霰彈不間斷的噴灑在倭寇的船上,方才還站滿人的甲板,轉眼就被打成了篩子。非但甲板上的人難以幸免,就連甲板下劃船的槳手都死了不少!

    慘叫聲震天而起,無數倭寇的殘肢斷體落水,鮮血轉眼染紅了海麵。

    越是靠近大明的船隻,倭寇的傷亡就越是慘烈,然而倭寇們除了拚命劃船,根本沒有任何反擊的辦法。

    因為所有的關船和小早,統統都沒安火炮,隻有安宅船上安裝了幾門日語叫‘大筒’的玩意兒。那玩意兒與其說是炮,還不如說是超大號的火繩槍,長度雖然蠻唬人的,可惜口徑太小,也就能塞進一枚鴿蛋大小的葡萄彈。

    就這玩意兒,數量竟然也不多,真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要知道,就在五年前,就是這三島倭寇所屬的平戶藩,剛剛被兩艘葡萄牙戰艦的交叉火力教做人。但日本人的死腦筋實在沒辦法,可能覺得給船上安裝笨重的火炮,會影響他們的速度,沒法盡快展開引以為傲的接舷戰,所以一直沒有做出改變。

    加上他們隻從大唐學了鍛造法,根本沒學會鑄造法,所以他們連銅錢都得用永樂通寶,上哪掌握鑄炮這麽高深的技術去?

    因此麵對著海上保安隊的恐怖火力,他們隻能咬牙承受著巨大的傷亡,拚命劃船靠近,心說接上舷就可以大殺四方,連本帶利都討回來了……

    ~~

    十幾裏外,加波島海麵。

    樸成寅帶著摘掉旗號的十條朝鮮水師戰船,排成一行背向濟州島列隊,以阻止雙方船隻逃竄過來,騷擾濟州島。

    小樸身穿著跟大明類似的武將戰袍,在甲板上來回踱步。他心裏頭七上八下、十分忐忑,感覺自家大哥是在玩火,弄不好這此就把樸家都賠進去。

    他正在那裏轉圈圈,忽然聽到遠處響起轟隆隆的聲音。

    立在身後把總聞聲望天道:“咦,大晴天怎麽打雷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