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應奎來到三晉會館時,正趕上晚飯時間。

    幽靜的小院中,吏部尚書楊博、兵部尚書霍冀、戶部總督倉場侍郎王國光、翰林侍讀張四維,翰林庶吉士王家屏,以及戶科左給事中韓楫,監察禦史侯居良,正圍著紫檀木的炕桌,呼啦呼啦的剝蒜吃麵。

    除了張四維和王家屏,其餘五位便是後日廷推的山西籍投票大臣了。

    “給額老陳醋瓶瓶。”盤腿坐在最裏頭的楊博伸出手,坐在炕沿的王家屏,趕緊從桌上淚流滿麵的醋瓶瓶裏,準確的找到那瓶老陳醋,遞給了楊天官。

    楊博往大碗寬麵裏嘩啦啦到了半瓶醋,又加了兩大勺蒜汁,用筷子攪合均勻了,捧起碗來嚐一口麵湯,登時大讚道:“熨帖!”

    這時,他堂侄楊四和領著沈應奎進來了。後者把邵大俠的話,原封不動的轉達給低頭吃麵的楊天官。

    屋裏愉快的氣氛頓時一滯,就連吃麵的呲溜聲,都慢了很多。

    要說還是楊博沉得住氣,點點頭,邀請沈應奎坐下來一起吃麵。

    沈應奎能連這點兒眼力勁兒都沒有?一看氣氛不對,趕緊婉拒不敏,告辭離去了。

    他一走,侯居良啪的擱下筷子,氣憤道:“江湖人就是靠不住,額們為誰辛苦為誰忙?姓邵的倒先置身事外了!”

    “就是!”韓楫等人也鬱悶的附和,三位大佬卻不動聲色,繼續吃他們的大碗寬麵、高粱麵魚魚、臊子麵。

    直到把一大碗麵連湯汁都喝光,楊博才打個蒜味飽嗝,拿起帕子擦擦嘴,對一直低頭不語的張四維道:“子維啊,你怎麽看?”

    楊博年事已高,逐漸將話語權交給了張四維這個接班人。

    在山西幫裏,張四維是最熱心起複高拱的一個。這次晉黨針對江南集團的行動,也是他極力促成的。

    在張四維的算計中,他們可以利用這次廷推,好好教訓下新崛起的江南集團,為新鄭公起複掃平障礙。沒想到邵大俠忽然不想當這個惡人,讓山西幫的處境好生尷尬。

    “我承認,我誤判姓趙的小子。”張四維對趙昊有一種本能的反感,雖然兩人都沒照過麵。

    若是從底層一步步爬上來的官員,心裏再不爽,也不會表現出來。但張四維出身巨富之家,年紀輕輕就點了翰林,又被晉黨大佬視為接班人的不二人選,自然有任性的本錢。

    他吐出口濁氣道:“沒想到他居然這麽剛,寧願跟新鄭公講和,也不肯向我們低頭。”

    “其實是可以料到的,這小子最大的本事,就是跟人搞關係。”王國光也擱下碗,擦擦嘴道:“估計他也早就想緩和一下,跟新鄭公的關係了。咱們這次讓邵芳出馬,反倒正給了他這個機會。”

    “早知這樣,還不如直接跟他談呢,何苦弄到這一步?”王家屏是隆慶二年的進士,自然不願意跟趙二爺一幹同年鬧僵。所以他是不認可張四維的做法的,隻是在晉黨資曆尚淺,沒法直接反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