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非但造槍造炮造蒸汽機都不成問題,就連許給老西兒們的那條正太鐵路,也不再隻是畫大餅了。

    聊了半天工藝改進的事兒,話題轉到為何大半煉鐵爐未開工上。

    原本一臉興奮的汪昱,不禁低沉下來。長歎一聲道:“唉,生意江河日下,愧對家父啊。”

    “為何?”趙昊故作不解的問道。其實出發前,馬秘書都會將今日行程的相關情報,撿重要的稟告公子,好讓他心中有數。

    再者汪記的經營難關,早就不是什麽秘密了。

    “唉,時也命也。”汪昱又歎了口氣道:“咱們自家人,沒必要遮遮掩掩,我汪家之所以能迅速在行業立足,讓蘇鋼的銷量十年提高三十倍。一是靠雄厚的財力支持,二是有貴人相助。”

    說著他看一眼趙昊道:“令祖就是其中之一,不過最關鍵那位,是咱們的績溪老鄉胡部堂。”

    趙立本是胡宗憲昔日的部下,他這麽說自然也不擔心趙公子會不高興。

    “嗯。”

    趙昊點點頭,聽他繼續說道:“胡部堂能強力抗倭,上靠朝中宰相支持,下就靠我們這幫徽州老鄉慷慨解囊,他才有源源不斷的軍費去募兵練兵。當時,整個東南軍備廢弛,所有軍械都朽壞不堪,必須重新打造。”

    “胡部堂投桃報李,將大量的訂單都給了汪記,加上我們打造的兵器也確實過硬,可以跟倭寇的百煉刀對砍,這下名聲大噪,銷路一下就打開了。”說著他長長一歎道:“可惜家父去世後不久,胡部堂也冤死在獄中。加之抗倭一勝利,各地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就是有訂單也都給了臨近的關係戶,我家生意漸漸就冷清起來了。”

    “今天少開一爐,明天送走一位師傅,不知不覺就成了現在這副半死不活的樣子。”汪昱鬱鬱道。

    “北邊還在打韃子,南邊俞大帥也要剿海盜,怎麽會沒有訂單呢?”趙昊呷一口茶水,輕聲問道。

    “北邊的買賣,都被晉商的鐵坊壟斷了,他們的鐵器雖然質量不如我們,還貴。奈何三邊總督隻用山西鐵器,我們根本搶不到。”汪昱苦笑一聲道:“至於廣東那邊,人家煉鐵水平本來就高,價錢也不貴,誰會舍近取遠?”

    “汪伯伯何須發愁?”趙昊不禁哈哈大笑道:“你一年才多少產量,我全包了就是。”

    “哎呀,”汪昱先是一陣激動,旋即擺手連連道:“那也有個幾百萬斤,太多了太多了。”

    “不多,江南集團用鐵的地方多著呢。”趙昊卻豪氣的一擺手道:“除了鋼,目前最急需的就是熟鐵,你有多少我要多少。”

    “那太好了!”汪昱頓時一掃委頓之色,沒口子道起謝來。

    雖然目前熟鐵的雜質太多,用來做兵器差點意思,但製造農具和工具卻綽綽有餘。江南集團十幾個下屬公司幾萬工人,六萬戶農工,需要的鐵器海了去了。

    隨著江南集團飛速發展,規模越來越大,別說區區一個汪記了,就是吃下整個蕪湖的產量,也沒什麽難度。

    ps.三連更第一更,求月票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