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不好?”範大同不解問道:“大城市才肥美啊。”

    “老子是缺油水的人嗎?”趙守正白他一眼,一本正經道:

    “為兄素來與人為善,不愛勾心鬥角。大城市民風刁蠻、爭強好訟,勢家豪族不計其數,而且弄不好還有上級衙門。那縣太爺當的,就像煙囪裏的老鼠,兩頭受氣,有什麽滋味?”

    “兄長看的這麽透?”範大同驚呆了,這哪像是兄長說出來的話?

    “都是我聽同年們說的。”趙二爺忽閃著無辜的眼睛道:“我哪能想這麽多?”

    “不過既然兄長這麽想,為何不跟賢侄提呢?”範大同奇怪道。

    “哎,我兒是有大誌向的。”趙守正卻搖搖頭,一臉自豪的笑道:“他寫的那些書,講的那些話,雖然我不太明白,卻知道這孩子是在做大事情。當人父母的哪能扯孩子後腿?他讓幹啥咱就幹啥……”

    “賢侄有兄長這樣的父親,真是三生有幸啊。”範大同雖然不理解,卻不妨礙獻上馬屁。

    “那當然。”趙守正一臉得色,忽然伸手撓了撓屁股,慶幸道:“好癢好癢。幸虧有我兒,隻打了二十板子,不然為兄這臀部,怕是要開花了。”

    “哎,一百兩銀子一板子,兄長這腚,如今真金貴。”範大同也是一臉感慨。

    文選司,架閣庫。

    “吳縣啊……距離京城倒是正好兩千裏多一點。”聽了趙守正的選擇,陸光祖略一尋思,旋即有些不解道:“可誰願意去那種地方當官啊?”

    吳縣好不好,當然好了,那是蘇州的附郭縣!

    大明最富庶的蘇州,人間天堂誰不愛?

    可在蘇州當知縣,就是另一碼事兒了……

    唯恐這父子倆單純向往人間天堂,不知道官場的艱辛。陸光祖又好心提醒趙昊道:

    “本官家在湖州,與蘇州比鄰。常聽說蘇州有俗諺曰‘金太倉、銀嘉定、銅常熟、鐵崇明、豆腐吳江、叫化昆山、紙長洲、空心吳縣’,說得便是蘇州府七縣的官缺優劣。”

    “哦,此話怎講?”趙昊興致勃勃的問道。

    “自然是在太倉做官最好,太倉號稱大明糧倉,乃魚米之鄉,十分富庶不說,還遠離府丞。日常能見到,也就是海防官員而已,在那裏當官,再滋潤不過……當然,令尊按旨要降級,去不了太倉州。”

    陸光祖便為趙昊解說道:“嘉定的情況也差不多,隻稍稍遜色一點。如果令尊非要去蘇州的話,強烈推薦。”

    “嗯嗯。”趙昊點點頭,嘉定確實是極好的去處,可惜蘇州城在召喚自己,隻有委屈老爹了。

    “排第三的是‘銅常熟’,那也是個好地方,土壤膏沃、歲無水旱,又緊挨著長江黃金水道,其實比前兩處還要富。”陸光祖便接著點評道:“但常熟民風刁蠻,士紳百姓奸猾無比,縣太爺就像被架在火上烤一樣……所以不如前兩者舒適。”

    趙昊聞言,忽然想起王武陽講過,他家和王錫爵家在太倉橫行霸道的種種劣跡。簡直無法想象,比太倉還過分的常熟,會是個什麽鬼樣子。

    莫非能翻了天不成?

    ps.第一更。本月最後半天了,大家誰還有月票啊,別過期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