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恩見沒法跟罪魁禍首理論,便揉著腮幫子起身越過桌子,走過去好奇的探頭道:

    “咦,怎麽大哥還要來一段?”

    張筱菁也好奇的乖乖繞過桌子,走到李明月身旁,與她並肩仰望台上的趙昊。心中難免替自己的偶像、閨蜜的心上人捏把汗道:

    “這個節骨眼兒上去,趙公子一個說不好,怕是會被當成出氣筒的。”

    “不可能的,我大哥又不是我哥,他,他本事……”蘭陵縣主想要用個牛逼的辭藻來形容下趙昊,奈何讀書太少,還是隻能用老一套。

    “大著呢!”

    “這是什麽場合?下麵坐的都是什麽人?”徐公子終於從震驚中回過神來,也走到配殿門口,語氣酸酸道:

    “他就是從娘肚子裏開始念書,也沒有班門弄斧的本事。”

    說著,腦補能力強大的徐公子,忽然想到一種可能道:“當是看氣氛被何狂搞壞,便讓個孩子上去插科打諢一下,給大夥放鬆下情緒。”

    於是在短促歡快的短笛聲中,徐公子仿佛看到趙昊,先拿塊青磚拍在腦門上。然後從屁股後麵拔出一柄寶劍,朝台下觀眾團團作揖道,來來,我給大家吞個劍……

    “哼……”氣得李明月恨不得一腳把他踢出去。

    這下就連劉嗣德幾個都看不下去,小聲對昏了頭的徐公子道:“沒看見給他點上香了嗎……”

    徐公子便閉上眼,嗯,沒看見就是沒有。

    “他怎麽會是陽明公的學生呢?陽明公都去世快四十載了!”

    “就是,嘉靖七年,怕連他爹都沒出生吧?”

    麵對台下觀眾紛紛的質疑聲,趙貞吉忙高聲解釋道:

    “諸位稍安勿躁,這位年輕人,乃陽明公關門弟子,餘姚趙元樸的堂弟。”

    台下的聒噪聲這才小了下來,但還是難免有人煩言,雖然是趙錦的弟弟,但這弟弟也太小了。上台幹啥,賣萌嗎?

    “諸位不要小看這位少年,他已經是大名滿金陵了。”

    便聽趙貞吉賣力的介紹道:“王弇州點評並推薦的《初見集》,相信在場不少人看過吧?”

    “當然看過,詩寫的極好呢,詞更是楊升庵之後第一人了。”觀眾便大聲議論著:“對了,作者也姓趙呢,莫非那小趙公子……”

    “不錯,這位正是小趙公子本人。”趙貞吉用一種看自家後輩的慈祥眼神望著趙昊,已經渾沒了方才七竅生煙的樣子。

    “哇,小趙公子這麽年輕?”觀眾們紛紛驚歎起來,不由刮目相看道:“以為怎麽也得三四十歲呢……”

    “真是人不可貌相!”果然是人的名、樹的影,不管看沒看過《初見集》的,聽旁人這樣交口稱讚之後,便不由自主收起了對趙昊的輕視之心。

    徐公子見狀淡淡一笑,側身對父親耳語道:“這是安排好的,這樣待會兒父親和他往詩上引時,顯得自然點。”

    徐閣老微微頷首,恢複了上位者的笑容,隻是右邊臉,還是火辣辣的疼。

    ps.第一更,求月票,推薦票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