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了中秋宮宴之後發生的事情,這幾日早朝的重點幾乎都是和北齊細作有關的。

    當然了,兵部尚書也就趁機提出了當初經手查辦“定國公蘇星漢投敵叛國”一事的大臣也多是北齊細作的疑點。

    有了兵部尚書挑頭,一部分兵部和軍方的人也開始對此事發表自己的意見。

    有關當初定國公被滿門抄斬的事情,朝中老臣們各自心中都有個底,多數人隻是因為皇帝的態度而緘口不言,但真正有人挑頭開口之後,倒是有不少人開始在心中暗暗站在了定國公這一方。

    畢竟在他們看來,這件事雖然是皇帝的態度導致了大家不敢多言,但一開始並不是因為皇帝的錯,而是北齊細作暗中搗鬼。如今北齊細作基本上已經全數落網了,那他們表達一下自己的意見,選擇一下站隊倒也無妨了。

    皇帝倒是沒想到這麽多年來沒人敢給蘇家說話,這時候卻突然冒出來這麽多幫著蘇星漢說話的。好在在看到鳳淩寒和墨雲汐也來上朝,兩人中間還有一個蘇京墨之後,他已經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

    皇帝沒想到會有這麽多人替蘇家說話,鳳淩寒等人卻在昨日反複推測和推斷之後已經想清楚了今日會發生什麽情況,所以並沒有對此覺得意外。

    兵部尚書挑了個頭,大理寺卿把一部分證據拿出來之後,他們便紛紛退出第一線,看著群臣發表自己的意見了。

    雖說群臣之中也有反對給蘇家平反的,但是大多數人還持支持的態度,即便不支持,他們也絕對不會表現出來反對的意見。

    首先皇帝本身並沒有明言反對給定國公府平反的事情,其次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次不止是兵部尚書和大理寺卿,就連康順王以及鎮北將軍和鳳淩寒為首的一行軍方將領也支持給定國公平反事宜,這種時候反對豈不是給自己找麻煩?

    在眾人說的差不多之後,康順王咳嗽了一聲開口道:“陛下,臣以為,定國公投敵叛國一事確實疑點頗多,如今北齊細作具已落網,其中有不少同當年一案有關。故而臣懇請陛下同意重新徹查當年的事情,給定國公平反。”

    皇帝聞言沉默了片刻之後開口道:“康順王言之有理,朕也覺得蘇星漢當初應該是受了北齊細作的陷害……既如此,王兄可有證據?若是能證明蘇星漢的清白,朕自然是要給他平反的。”

    皇帝這話說的主動,到頭來卻是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北齊細作的陷害”上麵,壓根就沒提他因為蘇星漢想給先太子平反所以被他遷怒,最後連個解釋的機會都沒給蘇星漢的事情。

    同鳳淩寒、墨雲汐站在一起的蘇京墨聞言忍不住就冷了一張臉,怒氣衝衝地瞪向了龍椅上的皇帝。

    而就在皇帝感覺到蘇京墨的目光看過來的時候,墨雲汐忽然就伸了個懶腰,挪了挪位置,正好擋在了蘇京墨的身前,而鳳淩寒的目光則隨之落在了皇帝的身上。

    皇帝在看到了墨雲汐的舉動、又感受到了鳳淩寒的目光之後,隻沒好氣地哼了一聲,便去聽大理寺卿孟青雲一樣一樣的報證據、一點一點說出他們昨日在靖安侯府中的推斷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