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叛軍到達京城之前,皇帝的密旨和鳳淩寒的密令便同時從京城傳了出去。

    皇帝的密旨是用什麽方式傳出去的鳳淩寒不得而知,他的密令是讓玄焰宗的人傳出去的,完全可以保證足夠的安全。

    至於密令的內容,則是下令玄焰宗在京城附近各州府的弟子都極力配合他特地指出的那幾位州府的長官,盡快收攏糧草和軍備,隨時準備同京城裏應外合。

    鳳淩寒之所以有這麽一條密令,自然是因為皇帝的密旨主要意思是他們幾個人商量之後敲定的——傳旨給皇帝確定不會起二心的那些周圍州府的刺史,讓他們準備好集齊各州府的兵力,在叛軍抵達京城之後再從外圍切斷叛軍的退路和供給。

    同樣的,墨雲汐也用自己輕雲商號的暗線情報係統把消息傳了出去,各地輕雲商號一定要伺機行動,在自保的前提下幫助各州府的長官行事。

    畢竟她的輕雲商號不像鳳淩寒的玄焰宗,輕雲商號一直是明麵上頂著她墨雲汐的名頭的。

    不管叛軍到底是鳳子斌還是鳳子陽拉起來的,他們肯定都對墨雲汐有所防備,那對於和墨雲汐脫不開關係的輕雲商號自然也是戒備非常了。

    雖說鳳子斌在朝中的人早就已經被處理的差不多了,但誰又知道還有沒有其他埋藏太深沒有被他們挖出來的人呢?

    再加上皇帝對鳳子陽乃至對鳳淩寒等人都沒有十足的信任了,所以濤州叛軍這件事除了參與了墨雲汐和鳳淩寒那場宴席的軍方將領之外,整個京城裏也就隻有皇帝、墨雲寧、蘇京墨還有康順王府的其他人知道。

    當然,皇帝可能在事發之前永遠都想不到,這件事情他的大兒子鳳子陽也是知道的,甚至於這件事本身就是鳳子陽親手策劃的。

    知道的人少就代表著做準備的人少,同樣的也就意味著他們每個人要做的事情都很多。

    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負責的方麵,鳳淩寒和唐奇正自然是負責更為細致的布防的,康順王和皇帝在頭疼真正到了兵臨城下的時候他們該怎麽穩住百官和百姓的心態。

    至於墨雲汐,她則是負責了京城裏的給養和糧草問題,為了這件事多次在星雲莊和京城之間奔波,連帶的盧正初也忙著同各地輕雲商號聯絡,讓他們緊急送糧食和藥物進京。

    明明鳳淩寒和墨雲汐的大婚越來越近了,兩人卻忙的連試穿喜服的時間都沒有了。

    好在康順王妃和蘇佩蘭就算不明白究竟怎麽回事也隱約能猜到什麽,也明白這種事情她們插不上手、幫不上忙。

    所以接下來的日子裏,兩人依舊天天來往於康順王府、靖安侯府、輕雲郡主府三府之間,依舊帶著下人們井然有序地準備著鳳淩寒和墨雲汐的大婚。

    再後來,鳳靈玉和鳳靈真索性也跟著蘇京墨一起去星雲莊和輕雲商號幫忙去了。

    雖說大部分文臣並不清楚接下來即將到來的暴風雨,但是他們也一樣能感覺得到氣氛的不對勁。

    起初先是皇帝和康順王頻頻會麵,後來他們甚至還頻頻召見墨雲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