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這兩日,鳳淩寒每次都是晚上關城門之前出城到星雲莊,早上開城門之後再回宮。

    早朝自然還是由鳳子昂代為主持的,給群臣的說法則是陛下還需要休養幾日,好有足夠的精力來應付祈福。

    這一點那些臣子們倒是不疑有他,紛紛相信了。

    畢竟鳳淩寒還是會在禦書房處理政事,隻不過他每天早上都沒有早起上早朝,僅此而已。

    十月初三一早,剛剛醜時末、寅時初,京城的城門就破例提前打開了,雖然隻許出不許進,不過也沒關係了。

    那些打定主意要參加祈福的人已經早早收拾完畢換好了幹淨衣服,一等打開城門便往自己已經物色好的寺廟或者道觀趕去。

    這些人,甚至比上早朝的官員還早上那麽一時半刻的。

    而就在天邊泛起魚肚白的時候,朱雀街的東西兩側也開始用各色橙紅錦緞搭起了棚子,到時候素齋宴席就會在棚子裏進行。

    早朝散去之後,除了必須守在自己官署的官員之外,大多數官員也都離開皇宮各自回府,換上了日常的常服去城門口準備迎接自家的家眷們——大多數臣子也有派自己的夫人帶著家眷們出城祈福,這樣的事情,他們當然不會缺席。

    隨著天光大亮,一輛輛馬車從皇宮裏換換駛了出來,馬車上載著禦膳房已經做好的各種吃食,也載著不少禦廚和鍋灶、米麵糧油、肉品菜蔬等物。

    禦廚們帶著鍋灶和食材被安置在朱雀街東西兩邊的小巷子裏,隨著時間推移,不斷有一身青衣的小太監將各色素食從小巷子裏端出,送到錦緞棚子裏的紅漆木桌上。

    這個時候,那些最早一批出城祈福的人已經在陸續往回走了,他們回城之後壓根沒有回家,直接匯聚到了朱雀大街上,品嚐這輩子都吃不到幾次的、從宮廷禦膳房被送出來的吃食。

    今日不止是東西兩市,就連朱雀大街兩側,除了福壽街、天璿街、正陽街、平安街這幾條主幹道之外的小巷子裏也都被準許開放了,這些小巷子裏遍是各種小攤販,再加上朱雀大街上越來越多的人,看起來真是熱鬧極了。

    當然,既然是官方組織的祈福,那必然不隻是民間百姓和官員家眷去各處寺廟道觀祈福。

    朱雀大街的北端、皇宮的正門口早就搭起來了一處無比高大的錦緞棚子,分別由紅、黃兩色錦緞遮蓋著。

    棚子的下麵,是用來祭天的香案。

    午時初,欽天監會在司禮監的輔助下帶著再度換好朝服的百官祭天,而鳳淩寒則會在這個時候開始沐浴焚香。

    午正時分,皇帝鳳淩寒會親自上香祭天,以求大寧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其實算起來,此次祈福祭天和每年的年末大祭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所以雖然時間緊迫、準備倉促了些,卻也做的相當完善了。

    朱雀大街上的熱鬧持續到了巳時末,一陣“咚咚咚”的鼓聲直接從朱雀大街的北頭傳至了南頭,那些原本在彩棚裏麵吃喝說笑的百姓們紛紛放下了筷子,麵上的表情也變得認真肅穆了起來。

    而朱雀大街北端,那個最大的彩棚外,已經重新換回了朝服的百官整整齊齊地站成了一列列、一排排,在欽天監監正以及禮部尚書的指引下開始祭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