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林如涵不在家。沈倩準備壽宴時也不怎麽熱鬧。

    幾日後,靈隱寺的和尚們來送了供尖兒,並壽星紙馬疏頭。衛若蘭也趁機來林府中做客。畢竟是看著長大的,老太太也著實喜歡這個青年。便讓舒玉黛玉陪著見。說是要提拔一下黛玉的畫技,其實是要舒玉與衛若蘭“相親”呢!畢竟於林家不太熟悉,衛若蘭一開始連說話都不肯。把小黛玉笑彎了腰,舒玉看著衛若蘭水一般的年紀,粉一般的白麵,倒像一個美人。就連這般羞赧的姿態也像。不禁冠以小受名號。

    衛若蘭教導黛玉道:“做筆墨丹青之事,若論北派山石皴法及布置方法,當推崇張先的《十詠圖》。若論快意灑脫,當是米芾的《研山銘》為妙!”說完,筆走龍蛇。卻是將門前的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潑墨揮毫了一遍,末了,將毛筆放置於竹節筆洗中。然後風幹水跡,讓黛玉照著臨摹。黛玉臨摹完了,轉過屏風拿給舒玉看。舒玉便大聲點評道:“有大家風範……真不愧是我的好妹妹!”

    衛若蘭聞言差點噴茶。

    黛玉笑道:“姐姐,衛哥哥教我學畫畫。你該獎勵他才是呀!”

    老太太佯怒道:“你姐姐在屏風後看你畫畫,你還向她要東西。怪不得是個小人精!”又叫瑞珠瑞心送上來巾扇香帛四色束脩。道:“下個月初一,是林三爺的生辰。屆時京城,金陵的公子哥們會來不少。我們婦道人家不便見客,而且於書生的評頭論足最為不通。衛公子才高八鬥,不如屆時來府中玩。”

    衛若蘭恭敬地受禮,溫文爾雅道:“既然林老夫人這麽說了。晚輩哪有不來的道理。”又道:“方才我看到貴府當中菊花盛開,落花隨流水。正是秋日賞花論詩的好去處。若是屆時各位王孫公子有雅興,不如效仿古人,開蘭亭集會,引曲水流觴來談論詩道。也好補償補償當日羲之“蘭亭已矣,梓澤丘墟”的遺憾。”

    舒玉風涼道:“王羲之的遺憾,可謂是千古遺憾了!北宋王安石那會兒,都賦詩說“晉代衣冠成古丘”。到了如今的日子,還有人惦記著蘭亭集會。衛公子真不愧是古人的知己啊……二王在地下也可以瞑目了!”

    衛若蘭先是欣然讚同,過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舒玉這是在嘲笑他“迂腐”呢!頓時啞然失笑,一雙丹鳳眼瞄著屏風。恰好舒玉伸出半截頭來,看到了美男一笑,恰如青荷風動,曲水涵光。端的是妖孽一隻。見衛若蘭穿的是青寧綢夾袍子。雖然樸素,卻也能擺出通身的世家氣派。隻怕薛蟠見了他,會有龍陽之興;賈寶玉見了他,會有回娘胎再造的想法;至於舒玉見了他,隻是覺得這樣的小受真搶手……扯遠了。

    繞回來。

    送走了衛若蘭,舒玉便帶著黛玉去找三嬸。沈倩正在指揮下人領牌子做東西。舒玉聽她講:這二十個婆子丫鬟分作兩班,一班十個,每日隻管在大堂中負責茶水點心。這二十個也分作兩班,每日單管各家親戚的飯食。這四個人單在內茶房收管杯碟茶器,若少一件,都拿領頭人是罰。凡有領牌回事的,必須在隔日午時之前上交牌子。屆時由她親自親到各處查一遍。又囑咐劉氏將這邊的情況帶給賈敏,讓她好生歇著養傷。又叫大丫鬟喜梅拿去四匹綢緞,給舒玉做新衣用的。王嬤嬤也領了三匹,是給黛玉做衣裳的。

    說罷,又吩咐按數發與做壽的東西,一麵又搬取家夥。由她親自提筆登記。又傳來了賈敏身邊的瑾兒,要她向賈敏要一份親家人口的花名冊來查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