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放鼇拜入關,然後我們再殺清帝,將這個罪名嫁禍給鼇拜,讓他永遠不能掌握清廷。其次由陳總舵主你救出在山海關的韋寶,在鼇拜入京城的時候,讓他帶著地會中的精明能幹、不多閑話的人,冒充從山海關退下來的殘兵,救出太後以及一幹文武大臣、滿清王室,記住救少不救老,救閑職不救要職。

    再然後讓韋寶到山東先立新帝,再組朝廷,詔令各地勤王,獲得弑君之名的鼇拜,身敗名裂,而且再和清廷的長久對峙中,他手上的兵馬早就不多。

    在發現清帝已死之後,明白自己已經不可能利用清廷的力量犒賞軍隊時,必定會下令劫掠京城官衙府庫,百姓民宅,以安軍心,所以那時的他,根本就是強弩之末。

    他那時若是退回關外,還能多活幾年。如果要南下,那些在屠城時大有收獲的士兵又有幾人想死,又有多少士氣,到時韋寶在山東以逸待勞則必勝,更能建立自己在軍中的威望。

    如此一亂,吳三桂也一定會反,清廷亂象疊生,估計早有人心生叛清之意,投降吳三桂,吳三桂便有了席卷下之勢。

    所以在鼇拜南下被打敗,或者退回關外之前,讓吳三桂無瑕分心北伐。這方麵我打算讓神龍教來吸引吳三桂的注意力。

    神龍教雖然三代效忠吳三桂,但是門徒眾多,在雲南除了吳三桂之外,神龍教擁有著第二的影響力。

    更不用,神龍教替吳三桂招兵買馬,這是功勞,也是罪孽。因為吳三桂不會允許一個教派在軍隊中取得與他相當的影響力,所以神龍教必定會被吳三桂清除掌握。

    我打算讓一品樓在雲南散布這樣四句童謠:吳中三鬼,外神龍;鬼噬龍,下一統。這四句童謠用來加速離間吳三桂與神龍教的關係,同樣讓神龍教對吳三桂有所提防,讓吳三桂為清理神龍教餘孽,無力北伐。。

    吳三桂老了,他等不了幾年了,接下來韋寶要做的就是拖,拖到吳三桂死,吳三桂一死,再平定雲南就輕鬆許多了。

    到時候,韋寶軍功赫赫,挾子以令諸侯,提拔漢臣,驅逐八旗貴族,篡清自立,翻掌可得。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