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裏雪山高聳入雲,乃華夏至陰至寒之處,尋常人等萬難攀爬,來人起落自如,換氣從容,絕非等閑之輩。

    心中存疑,莫問睜眼站起,走出了的低矮山洞,站立洞口俯身下望,隻見一道身影出現在了下方百丈處。

    來者是個年輕的道人,年紀與他相仿,中等身材,麵容俊朗,目露星芒,身穿青布道袍,前繡八卦,不問可知陰陽在後,這是玉清宗的道袍特點。

    此人雖是道士,卻並未攜帶拂塵,拂塵通常是中老年道人出門時攜帶的,年輕道人遊曆時大多佩劍,這名青衣道士身後就背有一柄長劍,劍柄高出肩頭,可見劍柄的樣式很是古拙,當是一柄上古寶劍。

    見到來者是玉清道人,莫問立刻想到是失主找上門來了,但雲霞山的道人他大多見過,沒見過這樣一個年輕道人。

    莫問見到了來者,來者也看到了他,見到他的瞬間,那年輕道人的眼神之中就出現了濃重的敵意,與此同時右肘微微後撤,左手微微上抬,雖然動作幅度很小,卻表明此人已經做好了動手的準備。

    莫問見狀微微皺眉,江湖有句俗話叫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實則真正的行家和高手無需出手,隻需根據其氣勢和一些細微的動作就能看出其脾性特點和修為深淺,此人能在發現對手的瞬間做好動手的準備,可見其應變之迅速。

    身背古劍,應對迅速,來到雪山之巔氣息不亂,此人定是勁敵。

    “福生無量天尊,道長可是天樞真人莫問?”莫問皺眉之際,下方的青衣道人稽首行禮。

    “福生無量天尊,回真人問,貧道正是天樞子,不知真人如何稱呼?”莫問稽首還禮。

    那青衣道人垂下雙手緩步走近,“貧道玉清宗南天宮天府子,俗名司馬牧羊,此次前來乃是受玉清前輩指派,破例出山前來與真人切磋符法秘術。”

    莫問這才明白來者不是雲霞山前來追討失物的,而是中土玉清宗派來比試符咒的,當日他隻與赤龍子帶領的玉清門人比試了兩場,還有一場符咒法術沒有比試,赤龍子離開之時曾言之日後派人前來。

    得知司馬牧羊的來意,莫問立刻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天府為南鬥第一星,此人以天府為道號說明此人的身份與他類似,都是三清祖師的弟子,不同於上清宗的準徒,玉清宗沒有準徒一說,玉清弟子一旦通過玉清祖師的考驗和篩選,立刻正式拜入門下,成為玉清祖師親傳弟子,學習玉清諸多妙法。

    玉清祖師招收的這些關門弟子平日裏並不行走江湖,隻在山中修行,待得參悟了天機便白日飛升,位列仙班受天差用,上清準徒用的是北鬥天號,每一百二十年就有七位。而玉清親傳弟子用的是南鬥天號,每輪雙甲就有六位。玉清宗破例將玉清親授的南鬥首星派來戰他,無疑是抱了雪恥之心,今日若是動手,勢必是一場惡戰。

    “莫真人前些時日去過東海?”司馬牧羊移步走近。

    “去過。”莫問點了點頭,玉清宗內部是互通消息的,他自東海的所作所為瞞不住中土的玉清眾人。

    “不知莫真人可曾去過雲霞山?”司馬牧羊行走之時雙肩不動。

    “貧道自雲霞山搶走了兩件靈物。”莫問開始提氣戒備,對方一步步的發問並非單純的試探詢問,而是存心羞辱,既然如此,還不如直接和盤托出。”

    “敢作敢當,真丈夫。”司馬牧羊說話之時看向東側禁錮,“原來萬壽山的狻猊內丹也在此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