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十有五而至於學,這是孔子眼中人生的第一個階段。”

    “十五歲,至於學,就是要大致明白自己要朝哪個方向努力,去學習些什麽,不能浪費光陰了。”

    “這句話,當然不是十五歲之前就不用學習的意思,而是不到十五,不必定立自己的誌向,因為還太早,在這之前的做那個做這個不過是著玩兒的戲言而已,當不得真的。”

    “人在的時候,是可以立誌成為一個偉大的人,對自己負責,或者對社會有益的人,但是沒有必要把夢想設定的太具體、太清晰明確,這樣的發願太早了、太明確了,會限製人的想象力的。”

    “這個世界會變化得越來越快,少年之時,你連這個世界是什麽模樣還都不知道呢。”

    “很多時候,你的目標,沒準隻是父母眼前苟且而沒達到的詩和遠方目標的延續罷了。”

    “人生沒有夢想是個悲劇,比這個悲劇更大的是夢想樹立的過早,過於具體,那樣就會常新常變。例如,鄰家女孩兒時曾經的夢想可能是長大嫁給一個做糖葫蘆的,可以吃到甜食,後來又變成嫁給裁縫,可以日日穿新的好看的衣裳……”

    “有了初步的基本的誌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學而時習之的實踐。”

    “習,真不是反複溫習、複習、重複的意思。習,是習慣,習是實踐,是去做、去體會。”

    “學了知識並不算數,知識記住了,隻是能夠應付學塾的考試、師長的考察,父母的要求,需要在生活中體驗實踐了,並且養成習慣了,切實感受到學習帶來的好處了,自己有了真實的收獲了,這才叫不亦乎,才會發自內心地愉悅歡喜。”

    “孔氏人生的第二階段,叫做三十而立。”

    “有了誌向,然後向著目標方向摸索前進十五年,能成家立業自然是好,更重要的是要能確立自己這一生該遵循的一些原則了,這是立,立誌後的立規矩。”

    “擇善而固執,是這個階段需要不斷嚐試並開始有所堅持的。”

    “涉及原則、底線、大方向的事,太早的時候不必執拗,但是如果到了三十歲,心裏還沒有個譜,那無疑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是三十而立的一個重要成果。”

    “接觸了人,接觸了社會,有了自己基本的做人行事準則,能夠顧人顧己,才會有朋友樂意和你交往,人家才會一有時間就能不計遠近地來看你,那就會有了良好的人脈和圈子,有了立足社會的好的基礎。”

    “其後,是四十不惑。”

    “當你根據十五歲時確立的誌向,三十歲時定下的曆世原則,再經過十年的嚐試和實踐後,你就可以,嗯嗯,差不多了,我這輩子大概就會這麽走下去了。”

    “不惑,不是沒有疑問疑惑了,孔聖主張活到老學到老,人怎麽會沒有問題呢?”

    “不惑,是對個人原則的不惑。人生四十,對自己的人生目標、方向和原則,應該做到不惑了。至於在具體的事情上,當然還是會有迷惑和要有變動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