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與劉備軍團的決戰,也應該是在此處,逐鹿中原。”

    “還有函穀關,劉備曾經數次意圖侵犯,但因為函穀關城高險峻,難以攻克,劉備要拿下潼關,也是極為艱難的。”

    “這是三路兵馬。

    還極有可能有另外一路兵馬。

    馬超常年駐紮在涼州,訓練騎兵,這支騎兵人數有數萬人之眾,劉備可能讓這支兵馬從北方繞路,進入並州、冀州,襲擾我們後方,這支兵馬也必須要防備。”

    說完這些後,曹仁對曹丕又道:“這是臣對劉備出兵的判斷,局勢下,劉備所攻的點也不過這幾個。

    我們也早有在兗州、潼關、合肥、並州等地有所準備,隻需要派大將鎮守即可。”

    曹丕詢問道:“派誰合適?”

    “於禁在潼關,張頜在許昌,並州也有大將。

    這還不夠,臣請戰前往許昌。”

    曹仁請命。

    曹丕聞言猶豫了片刻,卻還是搖了搖頭:“本王在鄴城這邊離不開仁叔,還需要仁叔主持大局。”

    “有子廉在鄴城便足以了。

    兗州那邊我擔憂張頜與關羽不是對手。”

    曹仁說道。

    曹洪出列說道:“大王,許昌麵對的可能是關羽,臣也認為張頜不足以當此大任,讓子孝前往,最合適不過了。”

    雖然與曹洪的關係並不好,但如今曹操留給曹丕的主要班底,還真就隻有曹仁、曹洪這些人了。

    “鄴城還有曹真、曹休等人在,也不會出什麽問題。

    大王盡可以放心。”

    曹仁有補充說道。

    曹丕搖頭:“曹真和曹休都是有才幹的人,應當放在前線。

    本王讓他們二人分為前往潼關以及前往許都。”

    對於曹丕的安排,眾人倒是沒有是意見,曹真與曹休未來是接曹仁這樣重臣的人,是執掌兵權的大將,此番是必須要往前線去的。

    “陛下,鄴城倒是無需擔心。

    臣認為,漢帝還在許昌,而許昌即將成為前線,應當立即將漢帝迎來鄴城。”

    說話之人乃是司馬懿。

    曹丕見到司馬懿說話,心裏的已經輕鬆了不少,尤其是聽到鄴城無需擔心,更是讓曹丕安心不少。

    有司馬懿說話,陳群也站出來道:“大王,中庶子所言極對。

    當將漢帝迎入鄴城。”

    “此事立即差人去辦。”

    肯定不能讓漢帝待在許都了,要是許都被攻破了,又丟了一個漢帝,曹丕在政治上就會淪為極度被動的局麵了。

    “仁叔,既然如此,兗州戰場還是要靠你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