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結都沒地方巴結。

    “殿下,丁奉雖不能吏書,而計略過人,能斷大事。

    留此人在江東以防山越,定能讓山越不生事。”

    鄧芝說道。

    劉禪點了點頭:“丁奉確實是一員良將,也算是江表虎臣了。

    我聽聞最近他也在讀書,甚至還與他兒子一起進入學堂啟蒙?

    這事傳頌的很開,褒揚他的人很多,連馬謖都在我麵前提起他,說這個人行,是第二個王平。

    你說是不是他行沽名釣譽之事?

    以他的身份,怎麽樣都能請人去他家教習他識文斷字的,何必去學校,又為大眾所知。”

    鄧芝回道:“殿下,末將認為殿下是看錯了他的用意了。”

    “噢?

    他是什麽用意?”

    “丁奉私底下很多次都與我講過殿下在江東實行的普及教育的政策,話語之間大肆讚揚,認為這是未來的根基所在。

    他更是認為,教育普及不單單應該是普及給孩童,更應該普及給成人,比如軍隊中的士兵,讓士兵們能認字就行,這樣就能更大效率的傳遞軍令、弘揚軍紀,更能讓士兵們的戰鬥力得到提升,就算日後士兵退役,有一些文字基礎,回到故鄉也能受用無窮……”“所以他便自己入學堂,從啟蒙開始學習,以作帶頭。

    是這樣的吧?”

    劉禪問道。

    鄧芝回答道:“確實是這一點,他是有這個心思。”

    劉禪嗯了一聲:“那你覺得在軍隊當中推廣教育,讓士兵們認字,這件事是好是壞,收益又能能有多大?”

    鄧芝隻是簡單的說了一句話:“將軍多有不識字,校尉不識字者更多,一個軍令下達,都需要費力解釋。

    殿下,軍中普及教育,好處與收益,無窮。”

    “行,我明白了。

    你且先去吧。

    建業城周圍數萬大軍,約束好軍隊幾率,若有作奸犯科,騷擾百姓的,定斬不饒。”

    劉禪說道。

    劉禪對於軍紀的重視,是這個時代超過任何將領或者說統治者的。

    嚴苛的軍紀下,才能保證軍隊的戰鬥力。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