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溫恭聲道:“殿下,衡山學宮的科學技術,蒸蒸日上,一定不會辜負殿下的期望的。”

    劉禪對習溫的恭維回應道:“那我的期望可大著呢,具體可以到……算了,暫時不與你們說這些多,怕你們好高騖遠。這印刷機,起碼現在是最滿意的一個產品了。”

    炸藥、馬蹄鐵這些為戰爭服務的工具,搗鼓出來的時候劉禪沒有什麽開心的,因為這是憑借著劉禪從後世帶來的知識所弄出來的。曲轅犁、製冰等算是民用技術,劉禪同樣沒有如此開心過,因為它們同樣是通過劉禪自己弄出來的。

    而印刷機,這個足以算是開天辟地的發明,是馬鋒帶領科學團隊,從基礎開始研究,是屬於這個漢末三國時代的本地人百分百參與研究出來的,沒有劉禪的任何參與。就算是支撐印刷機研發的學問,也是馬鋒帶著人探索出來而後總結為己所用。

    這是一個巨大的意義,這證明著科學在這個時代已經學會了自己走了,接下來天地廣闊,他們也該自己去探索了。

    “先試試吧。就隨便編寫一段文字。”劉禪對習溫說道。

    習溫對劉禪道:“殿下,我們在來的路上,就用鉛印排列了當初漢中王征討涼州發出的那篇檄文。全篇兩千一百三十三個字,現在就可以印刷。”

    劉禪看了看鉛印板,上麵密密麻麻的全是倒寫著的漢字,劉禪詢問道:“你們有沒有設計字體大小?”

    習溫從旁邊的大木箱裏麵又拿出幾個箱子,對劉禪道:“我們設計了總共十套字體,1號字體最小,10號字體最大。對於生僻字同樣有雕刻。這些字體設計並不難,隻需要花功夫就行了。”

    “你這是用的幾號字體?”劉禪詢問道。

    “殿下,這是中號字體,也就是5號字體。屬於適中合適,字體三分半高寬。”習溫說道。

    這時代的長度計量單位中,一分等於後世的0.2厘米左右。三分半,大概是0.7厘米差不多。

    這個五分字體確實是比較小的。

    “看看這1號字體。”

    習溫馬上將1號字體的鉛印給劉禪觀看,劉禪看其字體細小如蚊,隔得稍微遠點,也是看不清的。

    “這字體有夠小的。”劉禪說道。

    “這字體隻有半分多一點。1、2、3號字體都是我們請了善於雕刻的匠人,利用放大鏡,廢了很大的功夫才雕刻出來的。雕刻難度不比研發印刷機的難度低。”習溫介紹說道。

    能在現在這個條件下雕刻出這麽小的字體,劉禪知曉其中的難度不亞於一項關鍵的研究項目了。

    “這些鉛印字體,是藝術品了。你們倒是用心了。”劉禪感歎說道。

    這一套字體要是流傳到後世,肯定就是國寶級別的了。

    “不過我要的不是藝術品。我要的是能大範圍推廣,物美價廉的產品。我非常讚賞你們的工匠精神,你這次帶著團隊來江東,也不要急著回去。先給我想辦法怎麽才能在字體製作上麵做的簡單、可靠、有效。你這一套字體製作下來,花費錢財、人力無數,若是第二台印刷機製作,還是這樣去做字體嗎?”劉禪鄭重的說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