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次,靈州兵馬都出動了。

    可以說,雙方鬥智鬥勇,處處互相牽製。軻比能是因為人多,賀蘭都督府這邊因為三縣可以相互協調作戰,又有城牆保護,七日下來,雙方互有輸贏,但富平城還沒有被攻下來,總體上來說是賀蘭都督府要贏麵大一些的。

    城外的焦灼狀態,打的難分難解。富平城內經過七日的戰爭,所有百姓心中都已經凝練出來了拚死抗爭到底的血氣。

    這些邊郡漢人百姓們,因為環境的因素,導致他們生活困苦,天生養成了一股敢與天地鬥一鬥的精氣神,常年外族的侵略以及邊地的治安,家家戶戶不分男女都有血勇,男女老少皆能拿起武器敢殺敢打。

    麵對軻比能的數日攻城,外圍援軍不敢殺進來,隻是做協助,且城中正規軍少的可憐,換做是其他城池,此時早已經被攻破了,就算沒有攻破,士氣也會低落的可怕。

    但富平百姓沒有,他們展現出來了當初比固原百姓更加堅強不畏死的一麵。

    七日攻城之中,除開協調城中資源用以守城的官員外,包括縣令在內的其他官員們,這七日裏每日都出現在城牆之上,與剩餘下來的兩千經曆過戰火,可以稱之為軍隊的青壯們一同防守城池。

    百姓們知曉守城困難,貢獻物資、上城殺敵,人人有責,無人敢懈怠偷懶,全民抗擊敵軍。

    邊郡百姓的血氣,在這富平縣,再一次體現的淋漓盡致。

    “說實話,我以為三日富平就要被攻破。但是七日來,還固若金湯,我小看了這新秦中的百姓了。”鄧方對卓膺感歎說道。

    卓膺說道:“我們來這裏的時候,這裏的一些百姓就與其他的地方的不一樣,過不下去了,沒法種田,也沒有想著去背井離鄉,淪為流民,而是去做搶掠草原人的事情來。這些人被草原人稱之為漢匪。說實話,之前聽說過胡匪,第一次聽說漢匪的。”

    鄧方對卓膺說道:“前兩年,剛剛占據關中,又因為涼州之戰。大王已經到了無糧可用的境地了,上下官吏節衣縮食,從荊州、益州兩地幾乎都已經刮地三尺搜尋糧食,就差沒有激起民變了,當時大王與眾人商議怎麽解決糧食危機,有人便建議組織騎兵進入草原上劫掠牛羊,我當時都差點想請纓出戰了,草原上的牛羊肉質多好啊,隻是大王沒有同意。後來來了這新秦中,倒是這裏已經有百姓早就這樣幹了。”

    卓膺沒有資格參與那樣的議事,就算是議事結果也不會知曉,他是第一次聽說這件事,不由大笑道:“這樣做多好,胡人可以來劫掠我們,我們為什麽不可以去劫掠他們,武帝不都說了寇可往,吾亦可往嗎。”

    牛角吹奏的獨特的聲樂響了起來,卓膺麵色一變:“軻比能又發動進攻了。”

    鄧方道:“準備戰鬥吧。今日軻比能又要耍出新花樣了,咱們也耍新花樣給他悄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