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海貨,荊州這邊有幾個商賈幾乎包圓了,我們送到荊州多少,他們就收多少,然後他們售賣到各地去。這些海貨基本上都是曬幹的,做工繁瑣,我們能賺個兩成。”

    “鹽、鐵這一塊自然是高利潤,官府對鹽鐵買賣現在很放鬆,海鹽比較純,大受歡迎,這兩項是賺錢的重要來源。”

    “進入交州的貨物主要是還是蜀錦這一塊,我們賺多。”

    “另外就是一些原產交州的各類奢侈物品了,比如珍珠、象牙、夜明珠、珊瑚之類的珍寶物品,利潤也很大。”

    劉禪問道:“你平時是怎麽進行官吏的?手底下有多少人?”

    “我將涉及到的這些生意,劃歸成了各個大類,交由各個掌櫃進行管理,同時派出人在掌櫃身邊進行監管,我身邊組建了一支算盤隊,每個月都會去查賬。如果有大宗的交易,我就會進行出麵。”吳道說道。

    查賬這方麵沒有什麽可以講的,組建一支專門負責查賬的隊伍,每個月去查各個賬本,這已經算是不錯的機製了。

    吳道就是將自己底下的各個業務板塊,劃分出去了,掌櫃差不多是總經理,不過這個總經理的權力太過於大了,吳道能約束他們的就是隻有一個查賬。

    那麽在劉禪看來,這就是遠遠不夠的。

    劉禪對吳道說道:“產業規模大起來了。我打算讓我娘和二娘掌管的所有產業,再加上你這邊的產業,以及另外幾個商賈,進行一個產業整頓,將所有的商貿活動歸入一個集團來進行集中管理。這個集團,是獨屬於我爹的,利潤差不多也是隻劃分進入內庫的意思。但是所繳納的所有商業賦稅,全部劃入官府。未來規矩是需要製定許多的,我給你講講一個大概雛形,你要做好心裏準備,未來你肯定是要肩負更加重要的責任的。”

    給吳道將集團公司化的雛形和架構講清楚之後,已經過去了差不多一個半時辰了,劉禪連說帶寫,總算是給吳道將清楚了。

    “太子,如果按照這樣來,我們的運行效率能提高差不多一倍了,而且各個層麵能互通有無,非常的便利。這樣做的好處實在是太大了。”吳道欣喜的說道。

    劉禪道:“很多好處你現在還看不到,等你身處這個集團之中的時候,你才會明白其中蘊含的巨大的能量。這套模式,足夠運行兩千年,兩千年後的人也是用得這套模式。但是你知道這套運行模式雖然好,關鍵是在那裏嗎?”

    “關鍵在在哪裏?”

    “關鍵在人,製度完善,執行製度是人。所以,要想組建好這一套製度班子,還需要很多有才能的人。隻是如今商人地位低下,有才能的人並不願意去從商。你以後要多發掘有一些商業天賦的人。”劉禪說道。

    “屬下明白了。如果非常缺人的話,可不可以在招募一批孤兒,培養他們商業能力?”吳道說道。

    劉禪覺得這個主意不錯:“衡山學堂裏就收留了很多這樣的孩子,你得空去瞧一瞧。學堂中是教數學的,數學與商業也息息相關,若是有願意從商的,你大可以去招攬。衡山學宮中的學子也一樣,大有缺錢的學子,他們未來不想做官的也有,你隻需要許以重金,總會有人來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