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人和人的差距,有時候比人和豬的差距還大。更多的郡縣官員,其實並不能讓劉禪滿意,他們的治理能力差到劉禪覺得他們大概隻能在後世當個村長。

    也就得虧這個時代人數少,未來隨著人數增長,這些人是完全沒有辦法勝任的。

    “官府是需要改革,改革的關鍵就在衡山學宮啊。”劉禪說道。

    “以後的官員選撥不會是舉孝廉這種充滿了弊端的方式。是要通過考試來選撥官員,同時考試的內容不是考四書五經,而是考真正對做官有用的知識。比如,數學、農業知識,當然這都是基礎的。”劉禪說道。劉禪打死也不會讓四書五經染指科舉考試,讓讀死書的人通過科舉考試,那就是科舉考試的失敗了,這不是中考、高考,是考官員。總不能一個地方官員不知道莊稼是怎麽種的,不知道怎麽丈量土地麵積吧?

    務實才是一個好官府的基調。

    “什麽時候開始第一次科舉?現在衡山學宮的學子畢業,也是通過考試,才能成為官員,但這好似已經成了衡山學宮的特權,這對選撥人才是不利的。”馬鋒說道。

    科舉的設想和製度,馬鋒早已經從劉禪口中得知了,不過劉禪並沒有急著舉行科舉,也沒有給馬鋒透個底什麽時候開科舉。

    劉禪說道:“現在還不是時候。衡山學堂那些孩子和少年學的怎麽樣了?”

    “很多在學習一年基本上就可以考入衡山學宮了,裏麵有不少聰慧的好苗子。”馬鋒說道。

    “這是我扶持出來的第一批科舉苗子,等他們再成長一段時間再開科舉吧。”劉禪道。

    衡山學堂的這些孩子多是貧寒人家的孩子以及流浪的孤兒,劉禪需要這批人用以奠定科舉的屬性,這就是一個寒門百姓晉升的唯一道路,同樣劉禪還需要借助科舉讓衡山學宮重新洗牌,讓天下的寒門子弟知道,衡山學宮是他們鯉魚躍龍門之地。簡單來說,通過科舉和衡山學宮,聚天下英才為己用。

    兩人熱切的討論著各類話題,孫尚香則跟在兩人身後默默的聽著。周信也時不時的插嘴說上兩句。半天後,到底了丹水縣城外。

    在丹水縣稍作修整,繼續前往宛縣。

    白毦兵大量的傷員在宛縣修整,還有韓龍也在宛縣,劉禪要去看望他們。

    劉琰已經知曉劉禪要來了,派人來迎接,對於這個劉備的老部下,同時在曆史上還和自己發生了一點小故事的人,劉禪並不是很感冒,對劉琰的熱情邀請喝酒吃飯給拒絕了。

    韓龍已經醒了過來,傷勢很重的他能活下來,真的是老天垂青。

    “我的右手廢了,不過沒有多大事,左手拿刀劍一樣能殺人。”韓龍躺著滿臉笑意的對劉禪說道。

    劉禪歎了一口氣:“好好養傷吧,以後想去涼州還是留在長安都任你挑。”

    韓龍眉頭一挑:“怎麽?太子殿下這是要讓我退居幕後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