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袒露出來了,實際上做的還不夠,是不會讓劉備這麽輕易信任的。

    見到馬超如此心的模樣,諸葛亮歎了一口:“孟起,何至於此。

    驃騎將軍位比三公,你我皆為大漢重臣,何來上下級之分。”

    馬超坦言道:“超雖為驃騎將軍,實乃德不配位,不敢與丞相相比。

    如今涼州局勢之亂,漢中王以丞相署理涼州事,超當以丞相為首。”

    “孟起,你的那支軍隊,所行之事,一應如無當飛軍。

    但,其中抵觸者會眾多,可能會引起嘩變。

    不過,我們依舊要做,嘩變者,皆斬。

    此事你交給馬岱來做,龐德則開始募兵,你負責此兩人。

    一個月之內,必須要拉起至少一支萬人的軍隊出來,可否做到?”

    諸葛亮對馬超道。

    冀縣的兵基本上就征募的差不多了,接下來馬超可能就需要前往其他各地募兵了。

    “這支胡人組成的軍隊,已經不堪用了。

    之後我們應該要組建一支全是涼州漢人的軍隊,這支軍隊交給孟起你來統領。”

    諸葛亮道。

    馬超當即拜道:“末將遵命。”

    “切記,不可強行募兵,我們隻征募願意進入軍隊的。”

    諸葛亮特意囑咐道。

    不清楚,指不定馬超就給涼州百姓做出來一次拉壯丁這種斷子絕孫的事情出來,那到時候涼州漢人都要攻伐官府了。

    涼州的基層統治已經完全損壞了,各縣、鄉亭、裏,已經沒有辦法在拉動百姓服兵役了,基層統治的失效,兵源已經不可能再通過百姓服役來獲取兵源了。

    想要獲取兵源,最好的途徑就隻剩下了征募了。

    基層組織的潰爛,也不隻是出現在涼州一地,中原諸侯互相征伐之時,各地難民無數,統治者奪下一地後,最要緊要做的事情就是完善基層組織結構,重新丈量土地、統計人口,這其實背後就是一個資源重新分配的問題。

    王朝更迭,就是這個道理。

    一個新王朝在打下下之後,重新厘清地盤上的土地和人口,就是重新掌控基層組織一個過程。

    後世的一個偉人就是明白了這個道理,才做出來了一番數千年未有的豐功偉績。

    “從軍的待遇政策一定要講清楚。

    能征募多少兵馬就征募多少,越多越好。

    糧草後勤之事,你不用擔憂,這是我來操心的事情。”

    諸葛亮對馬超道。

    以馬超在涼州的名望,這個時候用來征募軍隊是最合適的了。

    在諸葛亮的號令下,原本寂靜的涼州漢軍,開始動起來了。

    陳到整頓無當飛軍的過程很順利,抵抗情緒固然有,不過在斬殺了幾個公然叫囂抵抗軍令的家夥之後,全軍上下再也無人敢二話。

    無當飛軍的三萬士兵的家屬們都在享受著官府發放的福利,不單單分得了土地,官府還配發了各類生產資料,他們的子嗣還能上學,以後大概率能做官。

    拋開家人而言,他們自己在軍中立下功勞,完完全全是與漢人一樣的,該升遷的該賞賜的一樣沒有落下,改掉過去的習俗,換成漢人的發髻,該叫漢人名字,其實也沒有什麽不好的,以後回到了家鄉再改回去不就行了,反正大家在無當飛軍中服役輪換也才五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