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學問都是一樣的。”

    劉禪認真的道。

    不管是儒學還是墨學亦或者是法學,還是科學。

    這些學問都是有可取之處的,劉禪要的是它們的精華,不要他們的糟粕。

    “當然,難度會非常的高。

    我會采取一個迂回的策略,開始會以儒學為主,其他學問相輔。

    後麵會加大對其他學問的投入,尤其是科學,不會讓儒學獨大。”

    這是敞開心裏話了,劉禪希望用自己的真誠打動雲時。

    如果真能服雲時帶著墨學出山,那麽自己這邊的科技力量將會得到翻倍的增長。

    如今劉禪最缺的是什麽?

    就是科學體係啊。

    馬鋒帶著人在完善科學體係,如果有墨學自己的科學體係加入,錦上添花,那麽屬於大漢的科學的體係就會很快完成。

    一味的研究物件出來是沒有用的,對後世的思想開發起不到作用,隻有將一整套的理論完善,才能形成科學體係。

    就好比一句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有了一套體係後,後世才能這套體係上繼續探索。

    劉禪種下了這個種子,種子現在已經開始發芽了,以劉禪的能耐也隻能嗬護到這顆種子到發芽階段。

    如果墨學願意加入,將會讓種子的加快成長。

    等到了種子成長了樹苗,劉禪自己的那點可憐的知識就不會對科學能起什麽作用了。

    畢竟劉禪也不是什麽科學家穿越來的。

    知道的還隻是初高中的數理化知識而已。

    “公子是個誠實人。

    其實從衡山學宮也可以看出來公子的想法,衡山學宮容納的學問很多。”

    雲時認同的道。

    “先生可願出山,將墨學繼續發揚光大,如果有您加入衡山學宮,衡山學宮將會成為真正的學問聖地。”

    劉禪道。

    雲時環顧四周,看著這些雲氏族人,雲時道:“昨夜那場鬼火,其實是想要嚇跑你們,我們這裏不喜歡來外人。

    隻是我沒有想到是公子。”

    這老頭磨磨唧唧,實在是讓人煩。

    劉禪忍住,告訴自己必須要有耐心,雲時是有意出山的。

    “獨尊儒學之後百家凋敝,墨學一脈曾經過著很長一段時間的躲藏日子,不敢暴露,後來雲氏又內亂,雲氏族人更加避世了,如今雲氏人丁凋敝到隻有數十人了,我若是繼續帶著族人們在這裏隱居,不出三十年,我雲氏之人恐怕會隻有寥寥數人了。

    為了墨學和我雲氏,公子今日不來,我也會在未來的不久將來去衡山學宮。

    隻是想不到,能在這裏等到公子過來了,這或許算是無絕我墨學和雲氏了。”

    你們不會一直都是在近親繁殖吧?

    劉禪疑惑的問道:“我有個問題,先生,你們隱居在這藍田穀裏麵,周圍數百裏都沒有人煙,你們是怎麽婚娶繁衍後代的?”

    雲時回答道:“都是雲氏族人互相通婚。”

    還真是這回事。

    劉禪無奈道:“先生,近親是不能通婚的。

    近親通婚的後代基本上都是有著先的缺陷。”

    雲時也很無奈啊:“我怎麽能不知道男女同姓,其生不番,雲時祖訓,不得與外人通婚,雲時通婚者,須三代以外,如今隨著雲氏人丁凋敝,我已經不得不違背祖訓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